未来尚有调整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未来市区郊区或进一步融合,甚至可能出现市区与郊区的合并
事实上,在这次静安、闸北“撤二建一”以前,人们关于静安区合并的猜测就最多。因为作为上海市区的重要一带,静安区的面积仅7.62平方公里,是上海最小的区。当时,人们就对静安区的合并方式猜测纷纷,与长宁、徐汇还是闸北,整区合并还是拆分归入其他区?
胡训珉表示,上海的行政区划调整未来可能有两种思路:其一,就是以现状为基础,以后区划调整仅微调,可以说目前基本已到位;其二,则是从长远来看,上海的行政区划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从目前看来,不同区的经济面积体量相差还是比较大。区域落差明显,不利于行政管理和相互竞争。因此也有从综合整体考虑进行全盘调整的可能。
过去,上海各区合并更多的是市区与市区合,郊区与郊区合。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未来市区与郊区将进一步的融合,甚至可能出现市区与郊区的合并。胡训珉认为,目前中心城区如何同周边原先郊县的新建区协调,仍有很大空间。这其中也蕴含两种可能。一种是周边城镇率先发展成卫星城,卫星城与市区保持距离,彼此组成城市群。另一种则是中心城逐渐扩张,扩张过程中逐渐吸收融合周边城镇。
胡训珉还表示,行政区划合并并不是并得越大越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过大的区域面积会降低行政效率。街道和社区多了,增加了管理难度,但若一切都按照原来进行,则失去了合并的意义。
解放前有30个区划分细碎不合理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解放前的上海面积很小。其实上海自元代立县起,面积就约2000平方公里,但到清代后期,随着上海开埠,上海开始出现洋人留居地,先以洋泾浜一带形成英租界,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后上海县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带形成法租界。之后,英美租界又合并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此后租界又多次扩大,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上海面积的缩小。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1938年日寇扶植成立的汉奸维新政府重新扩大了上海的版图,把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上海,这也是江苏管辖的浦东、宝山等地首次划归上海。1943年汪伪政府还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再度接管上海,不承认汉奸政权的行政区划,1945年重新恢复了当时华界的17个区和回收来的原租界“特别区”。到1948年12月时,上海的行政区划竟被划分为30个之多,包括黄浦、老闸、新成、静安等20个市区和新市、吴淞、江湾、大场等10个郊区。
胡训珉指出,当时的市区面积很小,却挤有20个区,郊区则相对宽松,这样的划分或许是出于经济份额的考虑,因为上海中心城区十分繁华,而郊区虽然地方大却为农业区。此外还存在着一重可能的因素是,当时国民政府从大后方迁移回来,有安置大量人员的需要。
当时的区分得有多细?以黄浦区为例,如今黄浦区的地界涵盖了当年的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和半个常熟区共6个半区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