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展示奖杯和证书。 新华社 发
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新华社 发
屠呦呦不是院士,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甚至没有博士头衔,多年默默无闻,但她在青蒿素科研领域做出的关键贡献,最终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屠呦呦是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项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屠呦呦也成为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名女性获奖者。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蒿,即青蒿也。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典。根据朱熹的注释:“蒿,即青蒿也。”这是冥冥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到一起?
1971年,屠呦呦带领课题组成功提取出具有抗疟效用的青蒿素。她注意到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述,大胆尝试改用沸点低、易着火的乙醚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这成为整个项目的关键一步。而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
昨天,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青蒿素之母”、85岁高龄的屠呦呦,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青蒿素是我国唯一获国际认可的原创新药。1971年,屠呦呦带领课题组成功提取出具有抗疟效用的青蒿素;1973年,她又首创了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临床药效比青蒿素高出10倍。
她不是院士,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甚至没有博士头衔,多年默默无闻,但她在青蒿素科研领域做出的关键贡献,最终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青蒿素之母”为何属于她
“青蒿素之母”的桂冠为什么戴在了屠呦呦的头上?
青蒿素的研制缘于我国的援越抗美。为对付越南战场上的一种恶疾——疟疾,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药物研制计划,组织了60多个研究机构和500多名研究人员协同攻关,目标是尽快研制出能有效控制疟疾的新药。
200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两位研究员米勒·路易斯和苏新专着手探究青蒿素研发的历史,经过深入调查,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教授是首要贡献者。他们的相关论文发表在《细胞》杂志上,题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
此前,关于谁是青蒿素发现者,颇多争论。一些史实或能说明问题——
1967年,“523项目”启动,全国七省市参与攻关,筛选了中草药和化合物4万多种,却未获得满意结果。
1969年1月,因为接受过西医、中医系统训练,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小组负责人。
1971年,她的课题组终于以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了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1972年11月8日,她的课题组从提取物中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并在全国“523项目”内部作了报告。1973年经临床确证,抗疟新药诞生。
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人员介绍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
1982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屠呦呦以抗疟新药——青蒿素第一发明单位第一发明人的身份,且作为这一发明项目的唯一代表,领取了发明证书及发明奖章。
后来,具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评委会来到中国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认定了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第一人,并于2011年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授予屠呦呦,她成为获此奖的中国第一人。
“水渍绞汁”的玄机
《诗经》有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典。根据朱熹的注释:“蒿,即青蒿也。”这是冥冥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到一起?她说,自己学的是西医,但父亲懂些中医,从小看到中医药的疗效,使她确信这是一个宝库。
用青蒿治疗疟疾,在中国古代医书中记载颇多,但为何别人都与青蒿素失之交臂?这里的关键是提取方式。青蒿素是一个过氧化物,化学结构特别,不稳定,用水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会被高温分解,所以提取物在动物试验时效果差且不稳定。
屠呦呦参与“523项目”后,注意到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述。用水浸、直接榨汁,是为了避免高温破坏吗?她大胆尝试改用沸点低、易着火的乙醚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不用加热,得到的提取物中的乙醚能自然挥发,这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有效抗疟成分。
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青蒿只是传统中草药中的一个类别,其中包括了6种不同的中草药,每一种都包含了不同的化学成分,治疗疟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反复实验和研究分析才发现青蒿药材含有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叶片,而非其他部位,而且只有新鲜的叶子才含青蒿素有效成分。课题组还发现最佳采摘时机是在植物即将开花之前,那时叶片中所含青蒿素最丰富。
青蒿素治疗疟疾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但人能服用吗?在后续研究中,屠呦呦与几位同事多次亲身试药,并逐步加大剂量,以试验青蒿素的安全性。
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告诉记者,改用乙醚提取是关键一步,突破了瓶颈。此后,屠呦呦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青蒿素里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改造,最终获得抗疟疗效显著的蒿甲醚、青蒿琥珀酸酯。这两个化合物被国家批准成药,并在全球成功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生命。
几十年来,青蒿素在世界上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因疗效显著而声誉日隆。2006年,我国与多个非洲国家及太平洋岛国合作,将提供青蒿素类的抗疟特效药作为援助项目。在非洲,这种商品名为“科泰新”的药,被称为“中国神药”,一些父母甚至给孩子取名“科泰新”。
认准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一位中学校友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并不拔尖。在生活上,屠呦呦更是“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之类事情基本都由丈夫做。
屠呦呦是家里的独女,父母很宝贝她。她特别喜欢吃香螺,屠妈妈就做成腌香螺给她捎去。屠呦呦有两个女儿,现在一个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行政教务工作,一个在北京。丈夫李廷钊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但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看来,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接到“523项目”时,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回来时女儿不认识她了。她说:“这个工作是当时最优先考虑的事,所以我当然愿意牺牲我的个人生活。我看到太多得疟疾的孩子,他们到了疟疾发展的最后阶段,很快就死亡了。”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简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年-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77年,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密切关注,成果斩获诸多大奖;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