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藏干部下乡义诊。
调研路途艰险,援藏干部在雪地里齐力推车。(均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联络组供图)
■本报记者 张小叶
今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上海对口援建西藏,也已经持续进行了21年。
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开创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新方式,全国14个经济发达的省市分别负责援建西藏的7个地市,上海由此和日喀则结下了相互支持、互动合作、一起建设发展的深深情缘。
上海到西藏,是5000公里的跨越;沿海到高原,是4000米海拔的提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迄今为止,上海市、区两级财政和社会各界提供无偿援藏资金超过了30亿元。在珠峰脚下,上海援建了各类项目1300多个,先后选派了七批共377名援藏干部来到日喀则地区及下属江孜、亚东、萨迦、拉孜、定日五县,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分彼此”。21年来,上海的援藏干部将青春、热血与汗水留在了雪域高原。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奉献,与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用自己的智慧与实干,真心实意地为藏区群众办实事,推动了日喀则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曾有日喀则当地干部评价说:“上海援藏干部来了以后,日喀则这20年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前40年。”
这是对上海援藏干部的真情赞赏和热忱鼓励。
从“捡垃圾校长”做起
从来到高原的第一刻起,夏时勇就自称为“捡垃圾校长”。
他所支教的日喀则亚东县中学,是一所从完全中学降级为初级中学的学校。在这里,师资结构急需调整,人员冗余严重;教学质量从第7名下滑到第13名;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滑……来到亚东中学,夏时勇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带头搞卫生:他亲手从地上捡起第一片垃圾,徒手掏阴沟,带头冲洗厕所的便垢……全校师生也开始默默地跟着他干,原本遍地垃圾、牛粪的校园,很快变得整洁干净。教育是西藏的未来,也是最大的民生。援藏干部们深知,三年援藏有限,智力援助无限。因此,必须使教育援藏工作不因援藏干部批次轮换而受影响。夏时勇引入了上海市新杨中学已经成熟的“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指导-交流-反馈。为了更好地落实先进的教学方法,身为校长的他,坚持每天听课、评课,仅听课记录就写满了20本。去年,亚东中学的中考卷面分成绩由2013年的全市第13名跃升至第4名,折合分成绩由全市第16名跃升至第5名。
此外,援藏干部们还引入了一样新事物:去年7月,“西藏(日喀则)首届头脑奥林匹克挑战赛”在亚东县举行,日喀则市10余所中小学近万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头脑奥林匹克挑战赛引入西藏,对于挖掘西藏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主发展乃至推动西藏教育发展改革意义重大。一项赛事,能够引导一部分优秀西藏学生将视野拓展到全国乃至世界,为西藏教育事业带来巨大推动。
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上线了
1971年出生的杨晓东,2013年6月作为第七批援藏干部踏上了雪域高原,担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他所负责的工作,恰好是第七批援藏工作的重点——“卫生援建”。民生连着民心,争取民心是西藏发展稳定的治本之策,卫生在西藏是最大的民生之一。因此,杨晓东自觉肩上的担子非常重。
当时,上级组织将两项重要的工作交到他手上:帮助日喀则人民医院完成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的目标,以及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刚刚抵达日喀则,杨晓东就不顾高原不适,带领小组成员深入基层科室,深入调查评估。另一方面,他借助上海的医疗资源,组建专家医疗队赴西藏指导工作。短短4个月,医院文化气息浓了,门诊就医流程优化了,藏汉英三语标识系统建立起来了,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上线了。
4月25日下午,尼泊尔及我国西藏定日县相继发生8.1级和5.9级地震。杨晓东又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全力以赴参与应急救援。在吉隆镇灾民安置点,医疗队开辟了“临时医院”,由杨晓东担任主任委员,就地开展诊疗工作。自那天起,他几乎整整三个日夜没有合眼,一直在为伤员忙碌着。
通过抓结对共建、学科建设、人才培训、公益服务和提升管理等方式,上海在卫生领域出色的援藏工作,使当地农牧民群众受惠无穷。在藏区,群众们常常用半汉半藏的话表达他们对援藏干部的一片感谢之情:“上海来的干部,亚古都!亚古都!(意为‘好’)”
高原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内地的多肉植物,首次来到雪域高原,成为江孜县红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肉宝宝’。它们将在这里接受强日光和大温差后,回到上海……”今年4月3日,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江臻宇发了这样一条微信,不一会儿,朋友圈里众多朋友点赞,有西藏的,也有“上海老乡”。
2013年6月,江臻宇成为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从浦东新区农委办公室主任“变身”为西藏江孜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在600多个日夜里,江臻宇晒黑了皮肤,抗住了高原稀薄的空气,换来的是江孜县农牧业发展的新面貌。
“援藏工作只有三年,我能为这里带来什么?”刚刚来到平均海拔4050米的江孜县,尚未克服高原反应,江臻宇就开始思考起了这个问题。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要“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因此,“产业援藏”,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援藏,成为了这次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
江孜县最佳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什么?如何帮助当地建立自主的“造血系统”?一次次调研后,江臻宇心中的答案逐渐明朗:江孜历来就是西藏农牧业大县,曾获“全国农业百强县”称号,其地处拉萨、日喀则、亚东三角的中心地带,拉日铁路已经通车,交通相对便利,何不利用江孜的天时、地利,发展现代农业?援藏之前,自己在浦东农委工作,熟悉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可以借助浦东种源、科技和市场优势,“人和”岂不是也有了条件?两个月后,江孜县红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被正式列为第七批上海援藏重点产业项目之一。
两年后的今天,江孜县红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已经建设完成,它集种植、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注重科技驱动与市场驱动,推动了江孜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大幅提升。
像夏时勇、杨晓东和江臻宇这样的援藏干部还有很多。他们一批接着一批,缩短了上海与日喀则的时空距离,谱写着沪藏两地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