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最后一天仍然热闹非凡,主办方向广大读者致谢,并相约2016我们再“阅”。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认为,书展直面读者,其本质就是图书业的市场化程度更高了,消费者成为图书交易链条上的最重要一环。以此为核心,整个产业都变了
传统的图书订货模式,正从包括上海书展在内的国内多个书展退场。取而代之的,是书展直接面对读者,点对点进行阅读传播和销售。
如果说书展与图书业的变化相生相伴,那么书展功能转变的背后,就是中国图书业正在发生的转型。这种转型,从表面上看,是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图书出版流程的优化或再造,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市场经济全面深化之后带来的互联网思维。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书展直面读者,其本质就是图书业的市场化程度更高了,消费者成为图书交易链条上的最重要一环。以此为核心,整个产业都变了。
互联网带来了图书销售形态的变革
上海书展前身为沪版图书订货会。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图书订货,曾经是书展最重要的功能。
但如今放眼国内外的主流书展,传统的图书订货功能都在消退。产生这一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互联网带来的销售形态的变革。上海书城总经理江利说,图书订货面向的是中间商,目的是看样,“以前采用的是三级报订制,中间商要下订单,就要看样书,三层审定下来,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市场价值判断失误,这与现在用大数据定位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在精准度和反馈效率上都不可同日而语。”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也表示,传统的订货看样并不能直接反映市场需求,容易造成一部分书积压而另一部分书脱销,所以今天很多出版企业已经基本上不用这个模式了。对此情形,潘凯雄的分析是:“订货是最典型的计划经济概念。当市场经济大潮终于席卷图书业的时候,订货就没有用了。”
书展与各式活动,成为产业链上闪亮点
中国图书业的转型从图书的供销渠道上看,是订货模式退场。对于出版社来说,当传统的订货模式不再成为图书销售的主要方式之后,如何为好书找到更多读者,则是产业转型的关键点。而书展以及与书展共同出现的多种作者见面活动,则成为产业链上吸附读者群的闪亮点。
今年的上海书展吸引了超过500多家单位参展。对于“书展的价值”,潘凯雄是这样认为的:“书展是图书业直面读者的绝好平台。尽管对于出版社来说,扣去参展成本,书展未必会带来经济效益,但它所提供的关于读者需求的大数据,能够为出版社带来价值。因此,聪明的出版社,知道如何从书展的图书销售量里看到读者需求。”
在上海书展举行的700多场活动,已经被很多出版社视为大数据之源。海豚出版社已经连续五年参加上海书展,“以前我们也就搞一两场活动,今年我们搞了六七场,请了十几位作者来和读者见面,效果非常好。”俞晓群这样告诉记者。该社甚至专门准备了一批“上海书展特供”新书,比如沈昌文的《师承集》,只有200本,因为现场反应强烈,俞晓群已经决定书展结束后立即加印。上海文艺出版社在今年书展期间也主办和参与了15场活动,其中有一场是哈萨克斯坦作家穆赫塔尔·夏汗诺夫和我国的哈萨克族作家哈依夏·塔巴热克围绕前者新书所做的对谈。这本在当下图书市场上相对不那么主流的作品,在活动现场却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呼应,这给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曹元勇带来了信心:“让我看到了做这一类图书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以后肯定会继续在这方面下功夫。”
2015上海书展闭幕新书和出版社“双十佳”出炉
■7天书展落幕,但读书生活仍在继续。有学者提到,这是一场文化嘉年华,引领有价值、有态度、有品质的阅读正是书展的积极追求。上海书展,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精神纬度和价值坐标
本报讯 (记者 许旸)昨晚,201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帷幕。今年书展遭遇多个雨天,但读者热情不减,上海这座城市书香四溢,因阅读而更加富有魅力。上海书展同时评出“双十佳”,包括最有影响力的十本好书、最有号召力的十家出版社。
书展期间,参展出版单位超500家,带来超15万种图书,近千位中外作家、学者和各界名人汇聚上海书展主会场及全市17个区县等分会场,共举办700多场主题论坛、荐书和好书导读活动。
上海书展使阅读更加深入人心。书展闭幕前,“书香上海,书香满城”流动书集在上海展览中心启用,这被认为是一项打造书香上海品牌的创新举措。由宝山区人民政府主导、上海博林书城推出的流动书集001号,是一辆特制的专用车辆,可陈列展销1500册图书,未来将送好书至社区、校园、军营和乡村等。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