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法在公司电梯技术展示馆内介绍电梯模拟实验装置。 袁婧摄
■本报记者 薄小波
纪德法,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勇于创新的纪德法,倡导“面向世界,追求最好,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新时达的每一步在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积累着自身的竞争力。纪德法本人也获得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海市劳动模范和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上海市科技领军人物等称号。
从研发自动门,到成为电梯行业的龙头老大;从将国内电梯行业带入全电脑控制时代,到工业机器人研发的先行者;从开发生产电梯,到推出以传感技术解决电梯故障困扰并与商业广告联动的“星辰物联网”,新时达董事长纪德法把“创新”二字刻进了自己的企业经营生涯。
打到“敌人”后方去
1995年纪德法刚开始创办新时达时,国内电梯市场基本上还是进口品牌一统天下,技术缺乏优势让电梯的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十几层以上的电梯售价达近百万元,堪称奢侈品。
在创业起步阶段,纪德法主持以CAN(控制器局域网络)现场总线为核心的电梯串行控制系统项目,带领团队开发了SmartComⅡ全电脑串行控制系统。这一国内首创的全电脑控制技术,很快就把国产电梯整体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主导了今后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之后,国内电梯价格开始大幅下降,随着国内建楼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当初100万元一部的电梯如今只需20万元。
到2001年,新时达已成为国内电梯行业的老大,并开始打到“敌人”后方去。第一步是在电气产品重镇德国举办展示会,让德国人大吃一惊,最终导致在中国的德国电梯企业陆续撤回。第二步在香港成立了公司,主打东南亚市场。在产品质量上,新时达也直追甚至超过进口名牌,金茂大厦安装的进口高速电梯是每秒9米,新时达已能达到每秒10米。纪德法对记者说,如今我们的目标是要对全球电梯行业做出重要贡献。
敏锐发现“潜力股”
在数次率队参加汉堡工博会时,纪德法发现,展会上最出风头的都是机器人,嗅觉敏锐的他立即意识到这个未来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回国后,在当时国内机器人产业几乎还是空白的情况下,他找到研究机器人核心部件伺服驱动器能力最强的哈军工,开始了合作研发。工业机器人项目成为新时达战略转型的重点方向,以图抢占未来高新技术的战略制高点。
从2004年到2013年,九年修炼,新时达终于拿出了产品,一举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先行者。如今,新时达已全面启动了软件、控制器、驱动器的开发,两项成果被列入上海市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获得政府核定的支持资金。新时达公司所在的嘉定区,在最近出台的建设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中,将自主品牌创新的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定为四大战略产业之一,以新时达工业机器人为首,2018年总产值将达50亿元,年均增长20%。
全国如今有400多万部电梯,上海也有20万部电梯,电梯故障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纪德法最新主持开发的“电梯星辰物联网”项目,引入最新的传感技术和视频技术,不仅能实时监控每部电梯的运行状况及时报警,而且在发生故障时还能通过安装在电梯中的视频,对被困人员进行安抚指导。“星辰物联网”目前已在3000多部电梯中试用。
并不甘心当“摆设”
1951年出生的纪德法是个自学成才的典型。1968年初中毕业后,他到农村插队,1970年在盐城进厂,从事最繁重、非技术的工作,后来当上了会计。1974年又调进一家矿山设计院当辅助实验的钳工,初中生的他得以和设计院的大学生们在一起。在设计院的日子,他勤奋自学,并且成绩显著。他就读的电视大学的辅导老师,鼓励他直接报考研究生。
1988年,纪德法从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到上海的一家小企业当电气工程师。其间,他独立研发了电气门自动控制装置等技术,还申请了专利。但厂里却对开发新产品不感兴趣,鉴定会开完,他的研发成果就被束之高阁。虽然每逢有人来参观,厂长就会把他叫过去介绍:“这是我们轻工业局唯一的研究生。”但纪德法觉得自己只是个“摆设”,没啥真正的事情可做。
上世纪90年代初,他决心辞职自己干,他承包了某单位工会的三产。从国有企业到集体企业,工资依然很低,他梦想着通过自己的技术发明将自己的收入翻上十倍,但工会主席知道了他的想法后说不行,原始资本是国家的,以后的积累也是国家的。
1995年,纪德法把承包的企业买了下来,民营企业新时达公司诞生了。2010年12月,新时达在深圳证交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短短20年,纪德法将新时达变成了中国电梯行业的老大和国际电梯行业的巨头。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