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小叶
距离河北省承德市44公里的承德县头沟镇汤泉村,近日迎来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清史专家,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朱诚如,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理,中国文物信息交流中心王立平研究员等。
承德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刘朴告诉记者,由于和避暑山庄的特殊关系,汤泉行宫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理疗价值、旅游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专家此行的到来,正是为了探讨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记者在跟随专家前往汤泉行宫调查的途中发现,尽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价值,但汤泉行宫这颗“塞外明珠”,仍然“养在深闺人不识”,部分珍贵文物尚未得到妥善的保护,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工作任重道远。
还原行宫原貌有助了解历史
汤泉总池,是汤泉行宫的核心。它在门殿与正殿之间,周围用花岗岩石条砌成长方形围栏,立24根精雕细刻的盘龙石柱和石栏杆,四壁有石龙吐水的装置,将泉水巧妙地引入总池两侧的浴室。
这方总池深约2米,池水碧绿,西北角有一方直径1米的泉眼,水池常年流淌,即使在冬天也热气腾腾。总池与正殿之间立有两块石碑,一碑阴刻《御制汤山龙尊王佛庙碑记》,另一碑通体无字。
《御制汤山龙尊王佛庙碑记》由康熙亲自书写,开篇即点明汤泉行宫的位置:“塞外山脉自西北来,至热河,岗峦回合,形势郁盘。”文中还写道:“朕始经其地,谓水候微凉,更得,喧暖乃宜于体。比再往则加燠矣。”清史专家朱诚如告诉记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康熙头一回沐浴时,感觉水温稍凉,这一次却觉得水温适宜如意,并感慨“岂非有神灵默相者欤”。“碑文作于康熙五十五年,此时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扫清漠北,他志得意满的心态,也可以从碑文中窥见。”朱诚如说。
然而,由于常年的露天风化及保护不当,石碑的一角已出现了破损,部分碑文也模糊不清了。专家建议,应按照原碑样式复制一块石碑供游人观赏,将真碑移入室内保存。
行宫原有的正殿也早已不复存在。在考察的过程中,不少专家蹲在地上,直接用手擦拭地上的泥土,直到露出泥土底下带有花纹的地基。“通过目前仅存的地基,以及历史资料的记载,我们能够推算出300年前建筑的规格、样式……并请专门的古建筑复原专家进行设计和复原,从而还原汤泉行宫原有的面貌。”故宫博物院郭福祥研究员告诉记者。
还原汤泉行宫的原貌,对于清史研究者而言,价值非同小可。汤泉行宫是康熙年间整个北巡御道体系中的一环,当年,康熙皇帝对历代各朝的兴衰、治乱得失和现实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充分认识到巩固边防、维护安定局面、民族统一对于治理这个庞大王朝的重要性。因此,从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康熙皇帝每年到塞外巡行,在古北口外共修建了包括汤泉行宫在内的20多座行宫。对汤泉行宫的发掘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地了解这段历史的原貌。
仅存的塞外皇家休沐之所
刘朴告诉记者,康熙皇帝之所以决定在汤泉这个地方建立行宫,除了它本身具有天然温泉这一优势外,主要还得益于热河行宫这一地点的被选中。热河离北京近,风景又好,气候适中,比起南方的暑热潮湿和北国的酷寒干燥,这里更适合居住停留。而汤泉距热河只有一天的路程,自然是得天独厚。
据《清圣祖实录》《承德府志》《康熙起居注》等资料记载,康熙皇帝先后驾幸汤泉行宫13次。作为清朝前期20多座口外行宫之一,汤泉行宫在清朝皇帝避暑休憩、沐浴理疗、行猎训武、处理政事等活动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汤泉水质纯净,水温适中,康熙皇帝在此得到了无穷的享受。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从汤泉返回热河时,对大臣们说:“今六月内有二王之事(指和硕恭亲王常宁、和硕裕亲王福全两王之死),朕不胜悲恸,至今犹未释然;又兼灾祲频告,愈加忧郁,身体不安,顷注坐汤泉,始得稍解。”康熙皇帝还对汤山温泉的作用、疗效称颂不已,在《温泉流杯戏作》说:“晓霜早落满池清,一气涓涓惬胜情。偶坐浮杯几暇日,君臣对景论平生。”
据地质水文部门勘察,汤山温泉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是在一次规模很大的地壳变动中形成的。汤泉的水温适中,平均41℃。
考古还发现,汤泉周围一带历史悠久,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活动、繁衍、生息。汤泉村东2公里玉带河北岸的小孤山村,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村南3公里的玉带河西岸,发现了多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村南5公里的玉带河东岸,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土城子城址。从辽代起,周围便形成了人口稠密、商贾云集的大型村落。
然而,到了清代后期,由于机构裁撤,人员撤走,汤泉行宫逐渐破败荒凉。也正因此,汤泉行宫才免于300年间战火与动荡,成为塞外硕果仅存的较为完整的皇家休沐之所。“乾隆皇帝曾经有诗赞颂汤泉:‘灵波暄不冻,胜地景偏长。’是时候使这颗塞外明珠重新焕发光彩了。”刘朴说。
(本报承德6月4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