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据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综合国外的志愿活动情况显示,国外的志愿活动,起步早、规模大、社会效益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
据一项针对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芬兰、日本和中国等六国志愿服务情况的调查显示,34.6%的受访者表示其志愿行为始于高中阶段,17.2%表示进入大学后才开始参与志愿活动。高中生提供志愿服务比例最高的是加拿大和美国(分别为70.8%和45.2%),最低的是中国(8.1%)。
在传播学的发源地美国,志愿者组织始终相当重视宣传工作的策划和执行。美国的志愿者组织利用公益广告、宣传册、服装甚至纸袋等能切入生活的一切事物进入人们视线,使包含志愿者行为在内的活动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家喻户晓。有关美国志愿服务的实际开展情况,据“美国志愿之网”(http://www.voa.org)的数据,美国的志愿者组织于2013年成功服务了2,081,274人次,且多为深入社会、社区的可持续志愿服务。美国的志愿服务种类丰富,细分程度较高,具体涉及十五大类,如社区建设、老年服务、急救服务等。出现如此积极踊跃的志愿参与现象,与美国社会各界对全民志愿(尤其青少年实施志愿行为)的支持和鼓励也有所关联,如美国公益组织“DoSomething(做点啥)”向中学生所提供的达500美元的 “Grandparents Gone Wired(银发网虫)”奖学金,美国乳制品企业Hood所创立的高达5000美元奖金的 “HoodSportsmanship Scholarship(胡德健将奖学金)”(评选过程对志愿服务情况设置了一定门槛),等等。同在北美,加拿大的教育部门规定,高中生在离校前须积累多于40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间,所有的服务经历都将录入学生档案,作为高等院校在招生、评审入学奖学金时的重要参考。
欧洲国家对志愿引导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和管理也颇为重视。在德国,志愿行为尤其被看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补充,政府直接和间接的介入管理使该国志愿者组织在法律制度、财务收支等方面更为规范化。此外,德国对志愿者队伍的能力建设高度重视,甚至由政府直接组织和支持编写全国各领域的志愿服务手册和指南,促进志愿者所提供社会服务的统一性和标准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拥有超过1/4的人口从事着志愿服务,而德国的比例是超过1/3,且14-24岁的年龄段占到了德国总志愿者人数的30%以上,其中中学生占有很大比例。
近在东亚,日韩两国的志愿服务也同样有值得国内借鉴的地方。志愿服务在韩国的历史已逾半个世纪。据汉城教育厅的规定,初中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早自1995年起实行义务化;自1998年起,高中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情况被具体分数化,并在高中成绩中占到8%的比例。而在日本,据当地的相关调查显示,志愿者活动被列为本国高中生课余时间参加最多的前三项活动之一。这也可能与近年来一些日本教育机构将志愿服务义务化有关。东京都自2007年始在公立高中开设相关课程,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须通过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取不可替的相应学分,否则将导致无法毕业。
调查 做志愿服务高中生青睐节假日,每次半天
事实上,上海高中生对于志愿服务的态度如何,他们希望在什么时间开展服务?去年,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曾对本市800余位报名参与志愿者活动的高中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与大学生相比,高中生几乎处于完全学习状态,参加学习之后的活动相对较少,但是近年来,高中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性相对提高,特别是对于高三年级的学生即将迎来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更早地进行锻炼,参与社会实践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调查结果还显示,高中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愿和行动处于中游状态。大多处于备战高考的高中生,学习任务相当繁重,有一些学生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多数是关注和参与志愿者行动的,只是关注和参与的“量”较少而已,偶尔关注的比例占第一位,表示“没有参加过志愿者组织”的占39.9%。
关于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间,高中生大多希望能在节假日,每次半天时间,地点为交通便利地区。在调查中,当问到学生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是否遇到过阻力时,认为有阻力的占26.1%,为没有阻力的占73.6%。遇到志愿服务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是时间因素、与个人的学习生活相冲突的高达85.6%,认为是经济因素,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支出较多的占7.7%,家长或朋友不支持的占3.7%,学校不鼓励学生进行志愿者服务的占3.0%。
调查还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组织过志愿者活动,22.3%的高中生认为学校经常组织,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42.6%的高中生认为学校有时组织,认为学生应该兼顾学习和志愿者服务,二项合计64.9%;27.4%的高中生认为学校较少组织,学校认为学生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备考上,7.8%的高中生认为学校从未组织,不支持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对于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报名,多数学校(60.9%)是为学生报名的,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方式。但是,学校为高三学生报名的较少,学生也不愿意学校更多地组织报名工作。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