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党员毕业生最后一堂党课:介绍他们的学长、2006届毕业生黄亮如何以短暂的生命回馈社会。
上海交通大学2014届党员毕业生们近日上了最后一堂特殊的党课——毕业生远航教育课,党课的全部内容就是介绍一个人,他们的学长、交大第一届国防生、2006届毕业生黄亮。
黄亮的声音曾经响彻全国。当神舟飞船发射时,电视转播出现的“我是5号,5号就是我”就是他的声音。1984年2月出生在湖南靖州一个苗族家庭的黄亮,今年5月8日因骶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医治无效去世。按照黄亮的遗愿,家属捐献了他的眼角膜,他也因此成为驻地江阴市第一位主动捐献器官者。
放弃高薪选择国防事业
黄亮出生的靖州,是湖南西南边的一个小县城。在他的老家,一座木结构苗式老屋的墙上至今还贴着他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初中班主任对黄亮当初的一句话记忆犹新:“他蹦蹦跳跳地到我办公室来报名,填完表,稚气未脱地对我说:老师,我以后一定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2年,黄亮以当地理科第三名的高考成绩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这是交大当年最热门的专业。在他大三那年,解放军总装备部到学校选拔国防生,这也是第一届国防生。黄亮主动报了名。当时的计算机系是热门紧缺专业,毕业生有很多不错的出路,大家觉得放弃高薪专业投入艰苦的部队环境不可思议。但对黄亮而言,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
远航教育课上,黄亮在校期间的班主任、选培办耿梅娟老师回忆说:“面试时,我告诉黄亮,毕业后部队的生活比较艰苦,而且本科生毕业的军官薪水也比较低,只有1000多元。黄亮当时只是回问了一句:‘能干专业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黄亮说:‘只要能有所作为,我愿意。我喜欢军装。’”黄亮的父亲说:“选拔国防生的消息一公布,黄亮就给我们打电话了,他说参军是报效祖国最直接的办法!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06年,黄亮毕业,他想前往中西部艰苦地区历练,但学校希望他能够在更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专长。于是,他成为某基地测量船上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黄亮留下了不少“第一”:全船最快掌握设备校飞的第一人,全单位掌握全套基带设备技术的第一人……
“想让生命更有意义”
然而,正在黄亮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时,病魔悄然潜入他的生活。2013年3月,在长时间遭受病痛之后,黄亮被确诊为骶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一项医学界公认的顽症,治愈难度极大。
虽然医院尽力救治,但黄亮的身体还是逐渐虚弱。进入2014年,由于病情急剧恶化,黄亮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他向父母提及,要在去世后将自己所有的器官都捐献出去。
其实早在去年12月,黄亮就和家人说过这个想法,但一方面由于苗族习俗,另一方面出于对孩子的疼爱,他的家人坚决不同意:儿子生前受尽磨难,死后还不能入土为安?
5月3日上午,已处于弥留之际的黄亮从昏迷中醒来,拉着亲人的手说:“人到这个世界上来走一趟,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我不能工作了,但我要把所有有用的器官捐献给社会。我想多留下点什么,让生命更有意义。”这是黄亮的最后一个遗愿,又一次沉睡后,他再也没有醒来。5月7日,经过痛苦而艰难的抉择,黄亮的亲属含泪在器官捐赠协议上写下:无偿捐献肾、肝、肺和眼角膜。最后,由于病情特殊,经鉴定,黄亮仅能捐献眼角膜。
黄亮常说:“我不能选择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厚度”。当年因为出生第二天村里通了电,黄亮的名字里有了个“亮”,30年后,他的逝去同时给另一个生命带去了光明。
文汇报记者 黄纯一 姜澎
■黄亮其人
1984年2月出生在湖南靖州一个苗族家庭。2002年,黄亮以当地理科第三名的高考成绩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在他大三那年,解放军总装备部到学校选拔国防生,黄亮主动报了名。2006年,黄亮毕业,成为某基地测量船上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黄亮留下了不少“第一”:全船最快掌握设备校飞的第一人,全单位掌握全套基带设备技术的第一人……今年5月8日,因骶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医治无效去世。按照黄亮的遗愿,家属捐献了他的眼角膜。
■各方声音
“黄亮用自己的脚踏实地、无私善举,展示了我们80后、90后大学生群体的责任和担当。”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2010级吴闻军说,在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之时,他的事迹无疑是对我们离校前最深切的启示。
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说,对于走上社会的年轻人而言,在如今的社会现实中,如何结合社会的需要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是每个人都要作出选择的重要命题,也是如何定位自己人生坐标的不可回避的难题。“过去,钱学森报效祖国的方式,是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我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现在黄亮选择回报社会的方式,也应该是每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决定生命厚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