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唐闻佳)呼吁多年的心血管疾病在医院外的急救水平有望获得实质性提升。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悉,近日,全球心脏急救计划中国上海项目专家委员会在上海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计划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公众、社区,以及医院内部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沟通效率与救治水平。上海的长宁区、崇明县,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将作为首批心脏急救计划提升试点地区。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心脏骤停(SCA)和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心脏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郑志杰称,公众对急性心血管疾病认知不足、旁观者心肺复苏实施率较低、医疗急救体系缺乏足够能力迅速应对急性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缺乏良好衔接等状况显示急性心血管疾病仍是我国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薄弱环节。
起源于美国的全球心脏急救计划致力于对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脏骤停急救医疗的临床数据分析、救治评估、培训指导等,目标为医务人员和公众提供资源和知识,提高公众认知和心肺复苏实施率,完善医疗急救体系,提高病患的存活率和健康结局,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的成熟模式。
本次全球心脏急救计划中国项目由上海交大医学院承担,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具体负责上海项目的实施。中美专家经讨论就上海项目达成共识,包括将在试点地区的社区调查、筛选、登记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患者的基本医疗信息,建立“社区-急救-临床康复”环环相扣的急救医疗体系,以家庭责任制医生为依托,建立信息化健康教育和培训系统等。
在专家看来,急救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全球心脏急救计划将联合上海市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急性心血管疾病生存链的各环节,通过向广大民众、急救人员推广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佳实践,自主开发院前-院内无缝连接系统等工作,最终降低心脏骤停的死亡率。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