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梅洛尼在意大利罗马一处投票站投票。
意大利议会选举初步结果9月26日上午揭晓,中右翼政党联盟以约44%的得票率领先其他党派和党派联盟。
意内政部当天发布了对超过90%国内选票的计票结果,显示极右翼的意大利兄弟党得票率约为26%,为单一党派最高,与其组成中右翼政党联盟的联盟党和意大利力量党得票率分别约为8.9%和8%。这意味着该联盟赢得大选,兄弟党党首梅洛尼有望被推选成为意大利新任总理,从而成为意史上首位女总理。
此外,中左翼政党联盟得票率约为26%,五星运动党得票率约为15.1%。最终计票结果将于26日晚些时候公布。
由于兄弟党与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党的“黑历史”,且梅洛尼曾多次批评欧盟,该党和梅洛尼的迅速崛起令欧洲主流媒体措手不及,均指出这是二战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以来最右翼的政府。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研究员吉磊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梅洛尼及其政党的胜选迎合了选民寻求改变的诉求,且其试图切断与法西斯的关联,塑造更为温和的形象。未来意大利的外交政策是否真的如欧盟高层所看衰的那样仍有变数,梅洛尼需要在过往的激烈反对党和未来温和的执政者的身份之间作出平衡。
梅洛尼迎合了选民对现状的改变诉求
据意大利安莎通讯社报道,兄弟党、联盟党和意大利力量党组成的中右翼联盟以44%的选票率胜选,由民主党领导的中左翼联盟得票约为26%,位列第二。这意味中右翼联盟赢得大选,获得优先组阁的资格。中右翼联盟三党7月底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它们胜选,哪个党赢得最多选票,就由哪个党推举总理。在该联盟中,兄弟党得票率在26%左右,是得票最多的政党,因此梅洛尼或将成为意大利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在2018年的议会选举中,兄弟党成绩惨淡,只获得了约4%的选票,此次异军突起赢得选举有多重原因。
首先源于选民对现状的改变诉求。俄乌冲突后,意大利面临多重危机,通货膨胀加剧,能源和原材料成本增加,经济和民生处境艰难,再加上长期以来的生产力低下、数字转型缓慢以及基础设施和投资不足等问题,在德拉吉的“技术官僚政府”垮台后,焦虑和贫困的选民更青睐右翼对改变甚至是颠覆现状的承诺,而非左翼呼吁的保持现状。
吉磊表示,梅洛尼长久以来将自己塑造为衰败和被遗忘的城市边缘群体的代表,将移民视为威胁,主张基于秩序和意大利人权利至上的社会观念,这迎合了一部分民众沮丧怨恨的情绪。
▲9月25日,选民在意大利罗马的一处投票站投票。
其次,梅洛尼也致力于与法西斯的标签“脱钩”,在安抚右翼选民的同时塑造更为温和的形象。兄弟党被视为极右翼的民族保守主义政党,由墨索里尼的支持者在二战后组建而成。尽管在历史渊源上与法西斯政党存在某种关联,批评人士也多次表示该党仍有不少活跃的法西斯同情者,但梅洛尼试图与法西斯和极右翼划清界限,始终强调她的政党是主流保守派,包括发布多语种脸书视频,向选民重申她的民主信念以及对法西斯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的否定。
“兄弟党此前拒绝加入德拉吉去年以来领导的囊括了几乎所有主要党派的广泛联盟政府,其鲜明独特的局外人和反对党形象,也是其支持率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吉磊说道。
另外一个优势是,作为德拉吉政府时期的唯一主要反对党,兄弟党可以借机吸收所有反对德拉吉政府的选票。
意大利和欧盟间的和谐信任关系面临考验
在欧盟层面,意大利和欧盟之间和谐信任的关系将面临更多的考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周表达了对兄弟党可能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担忧”,并表示欧盟将像应对匈牙利和波兰等右翼政府那样,对所谓的存在民主缺陷的政府祭出惩罚措施。冯德莱恩的话也激起了意政客的愤怒,联盟党领导人萨尔维尼指责冯德莱恩“可耻傲慢”。
吉磊表示,长期以来,包括兄弟党在内的右翼政党和欧盟存在众多的分歧和裂痕,他们以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捍卫者自居,在经济财政政策、债务问题、难民和移民问题、对外政策领域批评欧盟的政策、规则和官僚主义。
但是吉磊也指出,梅洛尼新总理的前景需要她在激烈的反对党和温和的执政者的身份之间作出平衡。德拉吉在去年初上台后帮助意大利从欧盟的复苏基金中获得了近2000亿欧元的大额拨款,作为一个“精明的实用主义者”,为了后续的资金拨款以及解决债台高筑的问题,梅洛尼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寻求与欧盟的合作。
在对俄方面,意大利或将寻求更多对话,但是自主调整的空间有限。
潜在的执政联盟框架中,联盟党领导人萨尔维尼过去不吝对普京的赞赏之情,曾公开穿着印有普京头像的T恤。力量党主席贝卢斯科尼则与普京私教甚密,担任总理期间与普京频繁互动,还在2015年6月远赴俄罗斯西伯利亚阿尔泰边疆区,与普京共度周末。相比之下,梅洛尼表示她支持制裁俄罗斯、保卫乌克兰。因此,吉磊认为,“这种分歧很可能会削弱德拉吉领导下意大利积极的挺乌反俄、追随美国的大西洋主义的政策,萨尔维尼和贝卢斯科尼和普京的密切关系可能会使意大利在法国马克龙之后,更多寻求与俄对话沟通的角色”。
但是吉磊也指出,“联盟党受到俄政治资金丑闻的制约,并且在美俄博弈的大框架下,意大利如果没有德、法等欧盟大国的呼应,其对俄政策自主调整空间也极为有限”。
作者:沈钦韩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图片:新华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