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发布会现场。|均沈钦韩摄
《“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匈牙利卷、波兰卷)发布会暨“中匈、中波建交70周年”学术研讨会27日上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会议吸引了匈牙利、波兰两国驻沪总领事、国内中东欧学术界多位专家、科研人员以及出版社代表出席。
会议围绕匈牙利、波兰两国与中国建交70周年以来的双边关系发展、《“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匈牙利卷、波兰卷)的出书历程和书籍介绍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自提出以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道根在开幕式的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到现在已经变成许多国家在相互推进政治往来、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共同行动。“一带一路”的国别研究,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而逐步更深入为一项长期的研究项目。张院长表示这套书的写作初衷是希望将研究更多地深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一步推动沿线国家之间更深入的交往和合作。
匈牙利和波兰卷国别研究报告的发布契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匈波建交70周年的时代背景。70年前,匈牙利和波兰突破西方国家的层层外交封锁,率先与新中国建立了双边外交关系,并在随后70年间始终与中国一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
▲匈牙利驻沪总领事博岚。
匈牙利驻沪总领事博岚先生首先对中匈关系进行了回顾 ,博岚表示匈牙利是苏联以后第二个与新中国进行外交往来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承认并与中国进行“一带一路”合作的欧洲国家。博岚认为过去10年是中匈关系的黄金10年,匈牙利把中国视作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两国之间的高层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
中匈两国在经贸、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深入合作使匈牙利看到了合作的良好势头。
随后,波兰驻沪总领事马莱克·切谢尔楚克先生对中国的发展予以高度肯定,并赞扬了中波两国双边关系的70年发展历程。切谢尔楚克表示波兰是首批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自两国领导人成功互访以后,两国关系被提升到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高度,两国都将对方视为多领域重要且可靠的合作伙伴。中国与波兰近几年不断深化合作,在经贸、基础设施、教育和文化方面展开了积极互动。切谢尔楚克以教育为例,谈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和学术机构正开设波兰语言和文化课程,在波兰也开设了5所孔子学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认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正处于“重新发现”彼此的新阶段,进一步的合作需要注入新的动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具有强烈的共性,同时也有可以整合的差异性,此外,双方都有并不满足于当下的理想主义,这些都是深化合作的动力。
《“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属于国家重大专项,其中的中东欧和中东两个地区的国别研究任务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承担,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担任《“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系列丛书的总主编,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团队深耕细作终于出此巨著。
副总主编、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对本丛书做了介绍。李开盛在谈到本系列丛书的写作时表示,“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融合了多个学科,兼具综合性和专业性。本丛书匈牙利卷主编、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宋黎磊对本书的内容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表示本书包括综合国力、人口结构、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在空间维度和历史维度等方面提升了研究报告的创新性。
除了对匈牙利和波兰两国进行基本国情和重大专题的研究,本丛书还具有高度的学术研究意义。本丛书波兰卷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戴轶尘表示此书除了编排充实全面的内容和结构,还体现出高度的学术亮点,例如增加了对波兰政治精英和民众对自身命运和外部世界思考的描述,在经贸领域的分析上采取严谨的定量法。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处副处长、“一带一路”国情研究团队专家代表邓智团表示此丛书在内容上注重从点到面、点面结合,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数据的客观性,在研究路径上则注重资料的一手性,虽在翻译上面临不小困难,但终于还是克服并呈现出现在的作品。
谈到本丛书的出版意义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赵丽表示高度肯定,认为这套丛书从“一带一路”国别研究的视角多学科深入全面系统介绍了中东欧国家的国情、专题以及与中国否认双边关系,着眼于“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治理保障,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在贸易投资、人文交流以及旅游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知识保障。
此次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信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上海欧洲学会协办。
作者:沈钦韩
编辑:吴姝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