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的总领馆外在暴力袭击中被炸毁的汽车。| 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1月23日上午,中国驻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的总领馆遭到暴力袭击,造成巴方多名警员和平民伤亡。血债累累的“俾路支斯坦解放军”(BLA)认领此次血案,意在扩大声势,显示存在,恐吓中资。此次暴力袭击系2016年8月30日,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遭“车弹”袭击后,又一起针对中国外交领事机构的暴力袭击。
上述两个“斯坦”国家均地处地缘政治高度敏感地区——恐怖势力猖獗,凶手明火执仗,作案动机复杂,幕后黑手诡秘。两起暴力袭击折射国际恐怖势力肆虐范围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地区相重叠。联系最新恐情动向分析,不仅外交使领馆等“硬目标”的恐袭风险挥之不去,中国游客及中企员工等“软目标”遭暴力袭击的风险亦很难根除。
在巴基斯坦建设中的“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该“走廊”终点瓜达尔港,地理上居南亚、中亚和中东之枢纽,与其毗邻的俾路支省,以及南瓦基里斯坦、北瓦基里斯坦部落区的政情、教情、社情复杂,恐情尤为严峻。故而,在投资项目的落地过程,既有经济对政治产生的“作用”,更有地缘政情对经济的“反作用”。
巴基斯坦的俾路支分离主义猖獗,为反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多次顶风作案。今年5月,倡导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巴内政部长伊克巴尔在家乡遇刺。刺客阿比德·侯赛因是新原教旨主义组织“拉巴伊克运动”成员。该组织蛊惑大批教育水平低的年轻失业者,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破坏招商引资环境,致使不安全因素复合化。
声名狼藉的“俾路支斯坦解放军”排外杀戮,屡屡向在巴的中国公民下手,血债累累,罄竹难书。2017年5月24日,两名中国公民在俾路支省首府奎塔地区真纳镇遇害。同年8月11日,3名中国员工在俾路支省遭自杀式“人弹”袭击。这些暴行被巴方智库视为破坏中巴经贸合作的“战略阴谋”。
近两年,巴基斯坦安全环境恶化,也与国际恐情变化相关。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阿勒颇的老巢被端之后,遂将活动范围转移至南亚,加大对巴渗透。巴基斯坦的极端组织“羌城军”引狼入室,向“伊期兰国”宣誓效忠。巴近年多起恐袭均是内外勾连,由境内“同情者”配合“伊期兰国”所策动。换言之,巴土生土长的恐怖势力与“伊斯兰国”重新整合,构成巴基斯坦新安全威胁与动荡因素。
▲11月23日,安全人员到达巴基斯坦西北部奥勒格宰部落地区爆炸袭击现场,目前已造成25人死亡、30多人受伤。|新华社
打虎勿死终有害。11月23日一天之内,与卡拉奇总领馆恐袭相呼应,巴基斯坦西北部奥勒格宰部落区一市场发生爆炸袭击,伤亡惨重。细加分析,巴国恐情之所以剿而不灭,越反越恐,内因在于中央政府管控能力仅延伸至大城市,在宗教势力、部落长老掌权的地方和部落,社会控制力相对薄弱,一遇恐情,即便力剿,也心余力弱,鞭长莫及。
驭车者知地险,操舟者观水势。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11·23”暴力袭击警钟长鸣。为保护中国海外利益,以及打造安全的“一带一路”,必须明确警戒线,主动管控风险。善张网者引其纲,管控处突之纲,即是面对危机,首先应厘清案件性质——恐情、匪情,还是盗情、政情甚或敌情、战情。换言之,精判诸情,是海外安全利益保护必知之“五行”;赢就赢在知五行,输就输在五行不定。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应常谋城市安全之道,常备恐怖袭击之战。为此,应加强外交斡旋、情报搜集、警力调动、舆情管控与应急处突诸“力”。高危地带的使领馆及“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应谋治谋安,加强协同防范,科学防范——配备防弹头盔、背心,加固大门、院墙,设置路障和阻车暗桩。
海外利益安全保护是世界级大国标配,即国家外交与安全事务之延伸。在卡拉奇领馆恐袭案中,巴方安全人员尽职尽责,虽死犹生。中国驻巴使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第一时间向中资机构和公民发布安全提示,及时专业,责任心强。
作者:陆忠伟(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
编辑:吴雨伦 吴姝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