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鲁特港口附近,亟待出口的垃圾堆满街道,宛若一道白色的“洪流”。│视觉中国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上月,住在贝鲁特南部锡隆地区的居民们一觉醒来惊讶地发现,由于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一条“垃圾河”正穿过他们的社区。此前一个月,“垃圾河”也曾现身贝鲁特。长期淡出公众视野的黎巴嫩垃圾危机,由于这难得一见的“奇观”再次引发了关注。
黎巴嫩的垃圾危机迄今为止已持续了三年。垃圾危机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了这个国家政府治理的无能和孱弱,也促使一些普通黎巴嫩民众行动起来,用自身的努力缓解国家面临的困局。
危机消失三年只因处理更随意
充满地中海风情的海滩,顶部有冰雪覆盖的巍峨山峰,一直让黎巴嫩人引以为豪。不过遗憾的是,随着垃圾危机发酵,这些山峰和海滩都“点缀”上了垃圾。
垃圾危机的根源可以上溯到数十年前,而首次成为大新闻是在2015年。当时,纳梅村的村民们封堵了通往附近垃圾填埋场的道路,以阻止垃圾运入。当地的填埋场于1997年投入使用,原计划运行七年。不过到了18年后的2015年,这个填埋场居然还在使用,充塞了1500万吨垃圾——比原计划整整多了1300万吨!可政府依然没有另选新址兴建填埋场。
负责处理贝鲁特及周边地区废弃物的苏克林公司只好停止向该填埋场运送垃圾,这些垃圾中的一部分于是在贝鲁特街头堆成一座座小山。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当年7月称,贝鲁特街头的垃圾约有两万吨。虽然垃圾上撒上了药粉以阻止虫类和鼠类生长,不过在闷热的街道上,垃圾小山会给市民造成怎样的困扰,依旧可想而知。
这样的情况掀起了一场名为“你真臭”的运动,一个社会团体召集了成千上万的黎巴嫩人,要求政府下台,抗议最终演变为暴力冲突。
此后,黎巴嫩每年还会产生250万吨垃圾,但垃圾危机慢慢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不过这只是因为黎巴嫩大部分地区在空地上倾倒并焚烧垃圾,更有甚者竟用推土机把垃圾推到海里去。
去年,飞抵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的航班均会收到警告,因为有大群鸟类在机场附近的一个垃圾堆里觅食。当局为此还不得不雇佣猎手射杀鸟类。垃圾危机带来的,还有更为隐形的害处。今年早些时候,黎巴嫩农业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便在远离该国海岸线的水体中,重金属含量也达到了危险水平,这可能是向海中倾倒垃圾的结果。黎巴嫩有多达92%的废水没有得到处理,贝鲁特美国大学自然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萨米·卡伊德表示,这就意味着生物污染物大量存在:人们会在被排泄物污染的水中游泳、洗澡,并食用其中的鱼类。
焚烧发电似乎也行不通
黎巴嫩虽小,却是一个宗教政治高度多元化的国家。政府当局无力采取措施遏制垃圾危机的发展,政治派别间却开始相互指责。有人认为垃圾危机是叙利亚难民造成的,有人更觉得垃圾危机纯属一场阴谋。
纳梅垃圾填埋场关闭距今已有三年多,却依然没有找到替代地,每个潜在的选址地都会遭到附近居民的强烈反对。上个月,官员们的最新动议引发了新一轮抗议:建造焚化炉烧掉垃圾,同时实现发电。
贝鲁特市长贾马尔·伊塔尼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坚称,垃圾焚烧在欧洲运用得很常见,能够妥善处理掉贝鲁特每天产生的800吨垃圾。但专家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焚化炉会向空气中释放毒气,除非相关企业遵守严格的安全规章。不过几乎没人相信当地企业能达到这一水准。
自然保护中心首席工程师安瓦尔·沙米解释道,过去三四十年里,黎巴嫩未能维护好热电厂里的过滤和洗涤设备,“所以它们并不在最佳工作状态,一次也没有”。沙米称,没有证据显示政府会在焚化炉上更加用心。沙米还指出,黎巴嫩一半的垃圾由难以燃烧的有机材料构成,这些物质不但发不了电,还会在处理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而黎巴嫩的电网眼下已有了40%的赤字。
正当黎巴嫩政府为垃圾危机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些当地居民却负起了更多责任。“这件事让何为黎巴嫩人的老问题更加明确,”阿比·沙克尔正在组织社区垃圾回收项目,而非等待国家采取行动,“当你不依赖政府来解决你自身问题的时候,你就是黎巴嫩人了。”
作者:文汇报记者 王卓一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