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熙涵
语言文学类杂志《咬文嚼字》昨天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享”等语词入选榜单。
今年的年度流行语评选并不激烈,首度在华东师大和上师大设立的两个专家观测点传出几乎一致的信息:专家们认为,相比往年不晓得选谁的热闹非凡,今年出现的流行词并不多。从流行语的“井喷”到“不多”,究竟意味着什么? 其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文化现状?
语言文字专家郝铭鉴认为,流行语从十年前的“井喷”到如今的渐趋稳定,从“大年”走向“小年”,体现的是一个高度稳定的社会,一个民众走向理性,语言走向规范的必然结果。
郝铭鉴是流行语评选的发起人,也是《咬文嚼字》的前任主编。他告诉记者,十年前,当《咬文嚼字》 评出我国第一份流行语榜单时,我国的语言文字处于高度“井喷”的状态。平均每天有三个新词冒出。这种情况下,年度流行语的评选应运而生。“那时的评选过程异常激烈,为了哪个词能上榜单,专家们常常要激烈辩论一下午。”去年,初选阶段搜集到的符合流行度的语词有200个,今年减少了一半多。
郝铭鉴说:“语言是一种载体,是社会现实与民众情绪的体现。流行语的渐趋稳定可以看出,社会情绪中幼稚与激动的成分正在降低。”
十年前的中国,网络时代翻开狂飙突进的序章,全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那时的流行语“井喷”与这样的社会现实、时代现状紧密相关。追溯历年的流行语,几乎每个词都与一个社会热点事件有关,它们流行在人们的茶余饭后,传播于高速运转的社交网站,比如前几年出现的“不差钱”“给力”“小目标”等热词。今年入选的流行语中,“不忘初心”与“砥砺奋进”反映了民众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关切与热情;“共享”的走红,则与共享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在中国大规模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有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特意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释了流行语正在经历的变异。徐默凡认为:“流行语在这两年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再是网虫们标新立异‘不足为外人道’的专用语言,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专家们表示,流行语涌现频率在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代年轻人正在走向成熟。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告诉记者,因为流行语的影响已经从网络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成为了年轻人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评选就应该在引导健康的语言生活和创造积极的价值观念方面有自己的坚持。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符号,流行词的语言价值考量必须在社会价值的天平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