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渐成一股世界性的思潮,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期间多次抱怨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的贸易,尤其认为中美贸易造成了美国制造业就业大量损失。除了政界,在美国的学术界也有类似的声音,比如,《美国经济评论》刊文认为“200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下降中,近1/4的降幅能够用(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解释。”
著名经济学家魏尚进认为,上述美国主流的经济学分析很可能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魏尚进是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截至去年年底,魏尚进在全球知名经济学研究数据库发布的全球经济学家排名中位居前1%,近十年来在华人经济学家中稳居第一。10月18日,他担任上海研究院“智库大讲堂”第9期主讲嘉宾时表示,应从产业链视角重审中美贸易对美国就业的影响。
魏尚进认为,现有研究集中关注的是美国从中国进口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冲击,忽视了从中国进口中间投入品所带来的间接正面效应,当引入产业链视角后,就能看到供应链的下游效应,即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中,中间投入品占相当比例,进口后被美国的下游企业所使用。这有助于提升美国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创造新增就业。
2000年至2014年期间,尽管来自中国进口的直接冲击使美国制造业就业每年下降0.17%(在劳动年龄人口中的占比),但对非制造业就业则产生了每年高达1.51%的拉动作用,完全抵消、甚至颠覆了对制造业就业的负效应。因为下游效应足够大,因此,中国贸易冲击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总影响为正,即“净获益”:在2000年至2014年期间,体现为年均1.18%的就业增长。总之,中美贸易并未导致美国整体失业率的上升,但促进了行业结构调整,使美国的就业人口从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
但是,由于制造业的就业损失是直接的、易被察觉的,所以,魏尚进认为即使大多数美国人都从中美贸易中获益,可能仍有很多人不愿与中国贸易,因为这些人只关注贸易的直接冲击,而忽略了通过价值链生产渠道传导的间接影响,仍然产生“从贸易中受到了损害”的错觉。
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国(左)担任本期讲堂的主持人
魏尚进对政策层面的建议是,除了关注对劳动者的补偿,应更多普及贸易的总体效应,更加全面地认识贸易的就业效应是有益的,有助于纠正逆全球化的误导,推动全球贸易朝着创造双赢和多赢的局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