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坤
核心观点
上海农业最鲜明的特征是都市现代农业,最具优势的潜力是农业多功能拓展O未来上海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增加绿色农产品供应放在突出位置,努力走产品绿色、产出高效、产业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上海耕地总体不多,农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0.39%。但农业事关食品安全保障、事关城市正常运行、事关生态环境维护,在全市工作中地位重要。
上海农业最鲜明的特征是都市现代农业,最具优势的潜力是农业多功能拓展。未来上海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增加绿色农产品供应放在突出位置,努力走产品绿色、产出高效、产业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此,要牢牢做到“三个坚持”。
三个坚持是什么?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这需要强化要素配置,就是要改革优化现有的资源要素配置,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提供坚实的基础;强化市场作用,就是要改革农业供给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让市场力量引领结构调整;强化主体创新,就是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都要依靠各类人才在都市现代农业的创新创业。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手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做到“三个注重”:一要注重淘汰低效落后产能。通过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升,破解资源和环境两道“紧箍咒”,突破成本和补贴两块“天花板”。二要注重农业环境友好。稻田是人工湿地,菜园是人工绿地,果园是人工园地,都是“生态之肺”。加快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彰显农业生态的本色。三要注重促进生态
保育。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推行农业项目建设负面清单制度,培育可持续、能循环的发展模式,将农业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的生态支撑。
坚持以建设2040卓越城市为 目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政府、农民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高强度投入追求产出与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要着力做好调整优化的文章:在产品结构上,不断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大力发展优质绿色农产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提升农产品质量上。同时要将上海农产品的主攻方向放在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上。
要从五方面下功夫
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可着力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提升科技化水平。把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围绕增加绿色农产品这一重点,充分发挥大城市科技资源集中、技术人才集聚的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规模经营为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大力开发应用化肥农药替代技术,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种养方式,发展高端农业。
以发展绿色农产品为引导,提升生态化水平。牢牢把握农产品质量“既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管理出来的”这一关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安排与城市环境容量承载相适应的农业,并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实现种养业良性循环发展,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形成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以构建多元化经营主体为载体,提升组织化水平。为此,要继续推广家庭农场模式,提升家庭农场经营能力和水平。要促进“合作社+农户”为主的模式发展,提高合作社运作的规范性,形成专业优势和竞争力,实行政策资金聚焦,要在提高合作社发展质量上下功夫。要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要促进各类经营主体的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以延长农业产业链为手段,提升产业融合水平。通过“接二连三”,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实现农业提质增效。上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美丽乡村建设又已初具特色,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来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以发挥政策引领为保障,提升支农政策水平。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方向,由偏重直接补贴和价格补贴转变为促进综合生产能力的补贴,由以侧重农户为主的补贴转变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补贴,由高强度投入追求高产出的补贴转变为促进绿色生产方式的补贴,由过去小而全的补贴转变为促进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补贴,从而增强财政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作者为上海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