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的时候,就是端午节到了。
作为最早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过也有专家学者注意到,对于端午习俗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公众仍然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发扬光大节日文化,首先要消除对民俗活动的偏见
有一点不能否认: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升温,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端午临近,吃粽子、佩香囊、挂菖蒲等各种与之相关的“标配活动”也陆续亮相。
但与此同时,有一种观点得到广泛的传播:民俗小物也好,民俗活动也罢,都不具备足够的文化含量——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正在削弱。对此,不少学者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正是对于民俗的偏见,妨碍了千百年间许多依靠民俗传承下来的节日文化在今天继续发扬光大。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认为,物质其实是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众多传统节日中,中秋、端午这样的节日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有月饼和粽子这样带有强烈符号意义的物质。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张海岚也持同样的观点。在她看来,不能小看“吃吃吃”这件事,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吃月饼、吃粽子,才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这个节日中来,从而使节日以及依附于节日中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小小一个粽子,体现的是节日文化对百姓衣食住行的渗透。
在学者们看来,只有重视物质,重视民俗,才能真正认识其中包含的文化意义,并加以发扬光大。比如挂菖蒲,源自菖蒲形状似宝剑,因此在古时被视为辟邪之物,而辟邪正是端午的主题词之一。张海岚告诉记者,端午正是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分界线,民间有“阴阳分、死生争”的说法,所以人们在端午这一天通过挂菖蒲等各种活动来辟邪。“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民间信仰,而民间信仰,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端午赛龙舟的习俗,最初是因为古人相信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疫病及其可能带来的不幸用船送走。这一习俗对接的是端午的另一层含义:全国卫生日。端午正是春天结束、夏天开始的时节,毒虫出没,人容易生病。如果说用龙舟竞渡来送走瘟疫近乎于法术的话,那么佩香囊驱虫则是一种民间智慧,其中有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也有古人对自然的了解和敬畏。所以,重要的是在从事与端午有关的各种活动的同时,了解这些活动所蕴含的文化含义。
比如在吃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留下的那些华彩篇章——在非遗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看来,这才是今天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发掘传统的同时,要为端午赋予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涵
这两天,有一个名为《屈原不姓“屈”》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被广为转发。除了屈原到底姓什么这个话题之外,文章作者还以屈原的口吻说:“不是因为我投了江才有了端午节,而是我选择在端午节那天投了江。”并引用了闻一多等人的考证,说明端午节最初是新石器时代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百越族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对此,采访中有专家学者认为,将端午的意义完全与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的纪念联系到一起,的确是后世的解释,但这恰恰表明了另一个真相:在漫长的历史中,正是因为人们与时俱进地为端午添加新的内容,使其越来越丰厚,它才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传承至今。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的确,时代在改变,现在已经不会有人再往江里扔粽子或者在端午节喝雄黄酒了;要将这份文化遗产有效地传承下去,今天的人们同样需要在发掘传统的同时,为端午赋予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涵,形成便于百姓参与的新民俗,以及可以承载精神的新的物质手段。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与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合作举办端午民俗文化系列周活动,以旱龙舟替代龙舟进行表演,又从去年开始在临近端午时举行端午茶会,结合端午主题开展香道展示和黄茶品鉴等活动,都被视作丰富端午内涵的积极尝试。
与此同时,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古时很多关于端午的民间活动都由地方官员组织发起。田兆元告诉记者,在目前公认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和中秋都带有鲜明的回归家庭的色彩,只有端午节包含了许多民众的户外活动,人们通过这些活动纪念先贤并激发集体认同感,而这样的活动都是需要组织的。因此,对于端午来说,仪式活动和物品景观同样重要。2008年,端午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为开展端午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让田兆元等学者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在很多地方,放假代替了过节,节日的仪式性活动消失了,文化意味也随之削弱。“不能把过节简单等同于放假。节日是什么?是生活里的一段华彩时光,我们用这段时光来亲近传统,记住传统中那些重要的文化要素。”田兆元这样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通过新的活动和民俗让节日文化辐射到更多人,恐怕是一道亟需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