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实现了我国发展理念的新提升、新跨越。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了宏伟蓝图、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来说,现在的关键在于“扑下身子”,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这其中最最紧要的是要切实增强“看齐意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最高标杆,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为行动指南,进一步增强“看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层层设立标杆、级级作出示范,真正做到政治上站得稳立场,思想上辨得清方向,行动上步调一致,作风上真抓实干,最广泛地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可能只有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都有了这样一种真正的“看齐意识”,才能有序、有力、有效,众志成城、步调一致地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根本性的胜利。
——在立场态度上看齐,重在齐心讲定力。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把自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作为践行“看齐”的重要方法,强化思想定力、战略定力,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排除各种杂音干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生态发展观,“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生态政绩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生态系统观,“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的生态法治观,“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在责任担当上看齐,贵在行动抓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良好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乐享绿水青山,自由痛快呼吸,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和“获得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最为普惠的民生福祉。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政策,对中央作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举措,都要把抓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把中央精神、要求贯彻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亲力亲为抓落实,用抓落实的行动和成效践行“看齐”,用勇担当的豪气和气魄实现“看齐”,以更强的执行力、更严的组织纪律性和更大的责任担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好绿水青山,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望,尤其是在引领和主导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环境、有效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等方面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在方法措施上看齐,要在有恒靠实干。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敢于校准、在责任意识上勇于担当,更要坚持问题导向,将生态文明的抽象问题具体化,要落小落细落实,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在工作措施里,贯穿到工作的日常事务中,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事情、具体问题抓起、改起,切实把中央的各项规定要求落实到位,从点滴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当前,重点要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提倡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强化生态责任意识,确立生态政绩观及相应的政绩考核体系;完善生态责任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等方面提高站位、凝心聚力、精准施策、聚焦发力。这些都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有效实现路径。
(作者系国家林业局上海专员办博士、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