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出“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非常重要,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处理好“稳”和“进”的辩证关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至少是“三稳”:第一增长率目标要稳,第二就业要稳,第三物价要稳。我们不希望大起大落,要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
增长目标为什么需要设定在6.5%左右
李克强总理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出“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非常重要,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就是怎样处理好“稳”和“进”的辩证关系。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在6.5%左右,实际工作中要争取更好的结果。事实上我们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低谷,开始向下一个周期上升。我们不希望大起大落,要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
经济增长率为什么需要设定在6.5%?大的背景是中国今天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极低收入到低收入再到下中等收入,在这些阶段都能够保持比较高速的增长。而随着我们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特别是在2011年以后,经济就进入中高速增长。未来随着我们从上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还将进入到稳定增长,也许是5%,也许是4%。实际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率是下降的,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总理这个表述强调了我们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就是稳中求进,稳中求好。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最新数据,2012年中国GDP达到15万亿美元,到2016年上升至将近20万亿,增长了4.8万亿,相当于同期世界新增总量13.34万亿的36%,相当于美国增量的四倍。中国稳世界稳,中国行世界行,中国进世界进。金融危机那场泡沫,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感冒。今天我们不能随便打喷嚏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已经不是原来的关系了。
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他的宏观经济指标包括CPI的上涨率、M2的增长率、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等等。特别要强调一点,我们已经从两位数以上高增长的投资回落到一位数,至少去年是7.9%,特别是民间的投资大幅度下降。今年可能会有所提高,另外从市场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我们仍然保持在10%,这样才能够使得我们经济中看中用。什么意思呢?不光增长率看着好看,而且实实在在实实惠惠让老百姓收入得到提高。
此外还要看我们财政赤字率怎么有效控制,这将是今后的重要风险之处。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包括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实现易地搬迁达到340万人。此外在2016年通过户籍改革约有1600万人进城落户,提高了我们的户籍人口比例。总理讲今年还要实现1300万人口进城落户,这将加快居住证全覆盖的进度,对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口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将来还要基于居住证来提供本地居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宏观政策上,在原来积极财政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更加积极与有效,从财政赤字角度安排了3%,货币政策保持稳健适中。
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至少是“三稳”
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至少是“三稳”:第一增长率目标要稳,第二就业要稳,第三物价要稳,都是宏观经济学中典型的、较为理想的状态。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总是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均衡到均衡。我们还提出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花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实现供给的改革和扩大。
这次总理的报告引人瞩目的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的观点。供给侧和需求侧,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相辅相成。怎么适度扩大总需求,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中国的服务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就业密集型的健康、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已经加快发展了,这尤为重要。此外还提出了高品质产品的消费,目的是什么?就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消费的多层次性、多样化、个性化,个人定制越来越普及,要求高品质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主要是集中在基础设施投资。去年的基础设施投资,按照最新的统计公报公布大约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将近20%,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一个有效投资,今年还会进一步增加投入。这些投资是不是全部由国家投入呢? 实际上预算内安排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只有5%,这显示中央的投资实际上是引导资金,通过杠杆效应撬动地方政府投资及非政府的投资。民间投资我们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去年大幅度下降,现在开始回升,也显示了我们投资需求在不断释放。
基础设施方面,最新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98万公里,大体占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的16.4%;提供的客运量近37%,旅客周转量也接近三分之一,态势非常之快。整个中国高铁里程达到世界的55%,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铁客运人次,我们占了世界60%。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高铁作为基础设施来看,有一些局部是赔钱的,总体上还是看好的,这也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即人的要素的流动便利性、地理可达性。在这些方面,我们已经走到世界的前面了。
2017年目标中已经明确提出8000亿的铁路投资,大部分集中在高铁、轨道交通和电气化铁路方面。这也给我们展现了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就是基础设施现代化,带动全球的第二轮基础设施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艾森豪威尔洲际公路推动下,美国掀起了一场高速公路普及会战。20多年前我去美国,他们的学者说得非常清楚,美国的黄金时代是在汽车轮子上飞起来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之深刻。但是今天,我们的高速公路已经超过了美国。
总而言之,通过读总理的报告,我们要读出数据来,读出事实来,最终才能够体会中国是如何变迁的。而这还仅仅是我们认识中国的开始。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