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
核心观点
“中国制造2025”不仅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建设目标,更是我国科技振兴、实业中兴、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构想。如何建设一流大学文化,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供人才支撑,这不仅是关乎理工科高校的办学命题,更是关乎国家战略实施和演进的时代命题
“中国制造2025”不仅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建设目标,更是我国科技振兴、实业中兴、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构想。如何建设一流大学文化,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供人才支撑,这不仅是关乎理工科高校的办学命题,更是关乎国家战略实施和演进的时代命题。针对这个命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思考和探索:
传承中华文化和中国工程教育优秀传统
要做好新时期理工科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百年工程教育办学传统中汲取重要养分。
一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大学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大学校训的内涵,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义同源。比如上海理工大学校训中关于引导为人的“信义勤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高度契合,学校历史上许多可歌可颂的感人事迹,成为对“信义勤爱”内涵的最好诠释。因此,号召全体师生员工身体力行并薪火相传校训精神,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传承和践行,也是传承大学文化基因的有效载体。
二是要立足中国百年工程教育办学传统推陈出新。我工作所在的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有着百十年工程教育办学历史的理工科高校,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在学校工程教育百年办学历史中,德法美苏英等国的工程教育元素都在此留下深刻印记。历届杰出校友在回忆座谈时所述的各类生动案例,几乎不约而同地聚焦“厚基础,强能力,高标准,严要求”的核心要义。这些朴实无华却又绽放异彩的办学治校理念,已然成为学校百十年工程教育的文化瑰宝,也成为新世纪“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的文化之源。
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他山之石
结合当前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参考多所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办学文化的他山之石,笔者感到有以下三方面显性特征值得借鉴。
一是以学术自由土壤助益创新能力的激发。鼓励学术争鸣,提倡求异思维,尊重个性,宽容失败,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学术创新的共性文化特征,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是以知识融通导向助益工程素养的夯实。钱学森在回忆赴加州理工学院的求学经历时谈到,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学科交叉和知识综合,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从而“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四所大学研究创立了 CDIO工程教育方法,培养具有宽广知识基础、多学科背景、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意识的工程师。从中我们不难领略到,世界一流工程教育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融通导向。
三是以开放协同理念助益办学水平的提升。筹建于1997年的欧林工学院是美国最年轻的学院之一,学院取消传统系的建制,教学和科研团队都以跨学科形式组建,短短10年便成为与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理工等名校争夺生源的强劲对手。南洋理工学院以“教学工厂”“无界化”校园设置等探索,赢得学界和企业界赞赏。这些案例表明,开放协同办学的理念在现代工程教育领域已逐渐形成共识。
坚持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的五个导向
文化的重点在于化育,化育的过程起于倡导。理工科高校应聚焦“中国制造2025”对现代工程人才的素质需求,深入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导向和实施路径。
———鼓励争鸣。除了需要激发学生自身的勇气,更需要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加以引导和落实,进而细化到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实践考核之中,甚至贯穿于科学研究等一切学术相关活动之中。此外,学校要加强对读书交流、辩论比赛等活动的扶持力度,更多地组织高水平学术和人文讲座。
———重视实践。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世界理工科大学的共识。不断充实和完备实践教育体系,除了要重视学生的专业创新实践,还要将之与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相结合。另外,要在教学安排中强化实践育人导向,在学生发展评价中完善实践认定体系。
———崇尚融通。融通的内涵,不仅应包含跨学科专业知识的融通,还要包含中西方文化的融通,以及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通。如果说学生专业技术的专精取决于一个个学科专业的水平,那么人文素养的融通则取决于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类公共平台是否丰实。
———彰显标准。“标准化”是工业革命的精髓,因此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必然特征。理工科高校除了应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标准化,还应该在办学治校方方面面使全体师生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标准,从而逐步形成习惯“标准”、认同“标准”、追求“标准”的文化基因。
———强化协同。理工科高校要构建协同办学体系,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着力展开:一是要加强学科协同及团队协同;二是要加强职能部处与教学单位的协同;三是要加强大学之间的协同;四是要加强大学与行业的协同。
(作者为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