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节目之一,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带来的舞剧《安娜·卡列尼娜》在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上演。演出前记者采访了舞团团长格纳迪·阿尔伯特,他表示,艾夫曼的舞剧虽然看起来有些晦涩,但最终目的仍是希望在观众走出剧场时带给他们光明、正面的思考。
作为与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并列的“圣彼得堡芭蕾双雄”,特立独行的艾夫曼芭蕾舞团并非驻院团体,尽管目前没有固定的演出剧院,但每每在海内外巡演都会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格纳迪透露,即使在俄罗斯国内演出时,由于艾夫曼舞团艺术创作上的先锋性,也常常会引发巨大话题。
而在以严谨规范著称的俄罗斯芭蕾艺术世界里,舞团艺术总监鲍里斯·艾夫曼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一位原创编舞大师。1946年出生于西伯利亚,1972年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编舞系,1977年创立列宁格勒新芭蕾舞团(现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鲍里斯·艾夫曼创作过《柴科夫斯基》《红色吉赛尔》《安娜·卡列尼娜》《安魂曲》等40多部芭蕾舞剧。
上世纪70年代舞团初创期,格纳迪即与艾夫曼相识,在他眼中,年仅30岁便自立门户创建舞团的艾夫曼具有过人的胆识与魄力,以及对艺术的无限热情。一开始舞团仅十来位团员,排练场地也相对狭小,历经近40年发展至今舞团已具有164人的规模,其中舞者有70人,可以排演较大的制作。
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从普希金的《奥涅金》再到最新的作品《起起伏伏》,艾夫曼的艺术创作更新了俄罗斯古典芭蕾的概念,他独创的“心理芭蕾”风格显示出极强的情绪表达与戏剧冲突效果。“文学作品的精髓在于揭示人性的本质,而我的舞蹈创作也一直围绕人性展开,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谋而合。基于大众较为熟悉的故事情节进行再创作,我可以更侧重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层面,用舞蹈的手法为观众展现字里行间未经探索的部分。”《安娜·卡列尼娜》在艾夫曼的心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那么多心理学研究中,我还是找不到像托尔斯泰小说这般的深度和强度,《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角性格的悲剧性,那种在理智与情感、责任与激情、良知与欲望间的挣扎,以及灵魂中黑暗与毁灭性的一面,是让我深感兴趣的地方。”艾夫曼的“心理芭蕾”把重点放在哲学和心理层面,通过造型和舞台手法,把安娜破碎崩溃的灵魂展现出来。
在艾夫曼看来,新世纪的编舞就是要推陈出新,贴近当代观众,关注时下问题,公开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戏剧性进行探讨。舞剧《安娜·卡列尼娜》做到了,改编自托尔斯泰的小说,但舞剧情节抛开小说中的故事副线,将重点聚焦于“安娜-卡列宁-沃伦斯基”三人的感情纠葛,安娜通过爱情找到自我价值的过程,同样也体现了她对自由和人生的追求。“这部作品极具现实意义,对安娜来说,爱情和自由比生命更重要。”格纳迪说。
除了要在演技上直达灵魂,舞团对演员还有着严格的身高标准:男舞者身高要在1米83以上,女舞者则要高于1米72。对艾夫曼来说,他全部的舞蹈创作就是为芭蕾寻求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寻找一种能够表达人类精神生活的身体语言,“舞蹈对我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拓展,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对身体线条的尤为重视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