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慧萍
今年欧洲国家对华态度积极,继习主席访英之后,荷兰、德国、法国领导人近期密集访华,令中欧合作中的双边外交骤然升温。10月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启第八次访华之旅。中德两国都是冷战后国际体系调整时代的上升性力量,在参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过程中,双方对于市场、能源安全、周边稳定性等因素具有共同的需求。近年来,中德务实合作日趋紧密,自2011年起建立了政府磋商机制,这是中国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同外国政府建立的唯一“共同的内阁会议”机制。去年3月习主席访问德国期间,两国还建成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德国面临多重挑战
论及在欧洲的影响力,具有岛国心态的英国长期游离于欧盟边缘,甚至即将发起脱欧公投。与此相比,德国战后始终将自身的崛起纳入欧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在应对各种前所未有的危机过程中,均发挥了作为区域大国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当仁不让的欧洲领袖。
需要看到的是,德国政府眼下正面临多重内外挑战,大众“排放门”和2006年德国世界杯贿选风波拖累了德国一贯良好的诚信形象,也引发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德国制造的疑虑;欧元区尚未走出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德国经济虽然表现突出,但内需疲弱,俄乌冲突中欧盟与俄罗斯的相互制裁影响了德国经济,为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德国急需走出经济增长缓慢的现状,寻找新的投资和增长点;而在眼下不断蔓延的难民危机中,德国更是首当其冲,虽然因勇于承担国际道义、慷慨接收大量难民的举措受到赞许,但无序接收难民的政策难以为继,难民潮形势日益严峻,国内反移民势力活动加强,政府不得不调整避难政策,并寻求欧洲盟友的合作,而直接导致难民危机的叙利亚冲突有日渐扩大之势,也绝非德国一己之力能够消弭。
经贸合作仍是基础
在内外压力的背景下,默克尔一方面必须在迫切的议题上争取中国的支持。而另一方面,此次访华势必仍需将经贸合作、包括参加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会议作为主要议程之一。近年来,德国积极响应中国国家战略,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和第四大股东;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容克计划”的对接;与中国建立起高级别财金对话机制,在欧洲率先打造法兰克福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支持中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两国金融合作前景光明。德国经济界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之下的下行压力和调整转型,希望中国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修改对外资并购中国公司的限制性规定以实现平等竞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需要德国改善投资环境。
与奉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的英国外交相比,德国对外交往中向来都是国家利益与价值观并行,中德之间的政治与社会互信基础相对薄弱,这也使得经贸合作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成为中德务实合作的基础。
创新驱动的科技合作成新亮点
目前,创新驱动的科技合作正日益成为发展中德关系的新动力,而其中在“工业4.0”方面的合作可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切入点,这也是默克尔此次访华的亮点。中德双方在去年3月习主席访德期间决定发展互利的创新伙伴关系,并于同年10月第三轮政府磋商之际签署《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将2015年确定为中德创新合作年,约定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新四化”以及教育、环保、交通、社会保障等领域实现创新合作,重点围绕“工业4.0”开展合作。中德两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保持制造业优势。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战略,而中国制造则迫切需要跟上全球步伐,迎接产业升级转型的挑战,提升价值链,也日益将创新放在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为此,2015年5月,国务院推出“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用三十年时间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正如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所指出,在“工业4.0”智能制造方面,中德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是“中国制造2025”创新蓝图中相关技术领域的领先国家,尤其在高科技和环境友好型产品与服务方面的优势地位明显。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融合了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其对于工业与社会、技术与人的深层思考和构想亦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制造2025”可望借力“工业4.0”在战略构想、管理模式、协同运作机制和标准体系方面的经验与方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目前,中德已经建立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正进一步细化合作领域,建立合作平台,而德方的重点关切在于知识产权和数据保护问题。在创新思想的驱动之下,默克尔总理此行可望进一步推动中德两大制造业战略之间的对接。
(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