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实习生 李晓芬
创新创业教育在如今的高校地位如何?有人说火,而且火得不行,但它既不是学科、也不是专业,在学术上根本得不到承认。
“最关键的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大学到目前还拿不出个公允的评价尺子,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昨天,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揭牌,在该校举行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论坛上,原中山大学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黄达人的话,引发了不少高教界人士的共鸣。
创业课教师险些评不上教授,创业学生险些毕不了业
有件小事最近对黄达人触动很大:一位在中山大学讲授创业核心课程多年的骨干教师不久前申请评教授,结果遭到不少非议。不少人认为这位老师学术水平不高,不够格评教授。
“如果担任大学创业教育的骨干老师都是这种境遇,谁以后还愿意干这事!”在黄达人明确表达意见后,有些评审委员似乎被“说动”了。上个月,创业课教师的职称问题解决了。但在黄达人看来,这个“点”上的突破恰恰反映了深层次的问题:对于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高校的传统学术评价明显受到了挑战,但新的评价机制却尚未完全建立。
有人说,就像一些高校当初为了发展应用技术教育,建立“双导师制”,从企业引进高校的专业技能人才后来遭遇评职称“断头路”一样,如今,部分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也开始遭遇类似的困境。
大学生在校创业,有些“过来人”的经历也足以让人玩味。黄达人对一位中山大学毕业生的印象很深刻:有个叫马朔的学生在计算机上很有天赋,读大三时,他的工作室就接到了《捕鱼达人》这一知名游戏的开发外包任务。虽然后面问世的《捕鱼达人》并非马朔开发的那个版本,但凭借这段经历,他从竞争对手手里拿到300万元的投资,创立了广州火烈鸟网络科技公司。创立迄今4年时间,这家公司的年净利润已超过1500万元。
“马朔在计算机方面的才华,其实在创业过程中已被行业充分认可,但由于在读时有一段时间忙于创业,一门专业课挂了,最后差点没有拿到学位证书。”黄达人介绍,虽然最后通过补修,马朔获得了第一学位,但他大三时就读学校创业学院、本应获得的第二学位却还是因为此事受到影响,最后没能拿到。
有些创业口号很具煽动性,其实是误读
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高校无疑是主力军,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高校正呈燎原之势。但当前,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误读也纷至沓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发现,无论是在媒体上,还是高校交流的过程中,创业的典型案例一般都是同一个类型:某大学生成功创办了企业,容纳了多人就业,获得了高额利润。
“大学的创业教育,目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盈利这一点吗?比如,有的毕业生成为科学家、开创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或学科,有的社工专业学生加入社会组织、提供新型的社会服务……这些难道不是创业吗?”洪大用指出,比起对创业的狭隘认识,对一些支持创业政策的误读,更需要纠偏。最典型的是被舆论炒得火热的“高校支持休学创业”的说法。
“教育部出台政策的本意是大学要为有休学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可能,而不是倡导大量的在校学生去全脱产创业。”洪大用说。
有专家直言不讳表示,让年轻人老老实实呆在课堂里、自觉学习——对眼下的大学来说,这确实是困难的事,因为年轻人面临的诱惑太大。在这种情况下,“支持脱产创业、休学创业”的口号确有煽动性,但显然,这只适用于极少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并不是大学育人的主业。
比起成功典型,“前车之鉴”更值得高校间分享
“和通识教育比起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更难。”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据不完全统计,每所高校跟创业相关的部门,大致包括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处、团委、就业办、校友办、商学院、大学科技园等大大小小近10个左右的部门。从全校层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且不说设置课程、设定人事编制,光是理顺体制机制,难度就可想而知。
进入本世纪以来,包括清华、中山、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都在打造完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链上推出过实质性的改革举措,有的单独成立创业学院,有的推进孵化器建设,有的试点双学位……在一些专家来看,正是因为起步早,这些学校走过的“弯路”,经历过的“曲折”——比起取得的成绩,“前车之鉴”对当今更多正在摩拳擦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来说,更具有分享的价值和意义。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