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如何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源流与魅力?《中国:从春秋到盛唐》是首部以“中国”为名的纸上纪录片,怀着对古代先贤的温情与敬意,以平实而诗意的语言,重温中国自古以来的重大革新、思想流变和文化变迁;以电影质感的图片,还原历史场景,展现出独属于中国的美学色彩。在中国不断发展强大的今日,每个中国人,都应当读一读这段令人心驰神往的中国历史,感受“此生无悔入华夏”的热血与共鸣。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这一年,班超42岁了。在已过不惑并依然富有战斗力的中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是幸运的,甚至是幸福的。
就这样,班超一行37人,来到了鄯善国。
鄯善,曾经叫过楼兰,地处塔里木盆地与罗布泊之间,东向敦煌,北望天山,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西域南北交通干道的分岔点。
汉帝国与匈奴都很清楚此处的战略地位,多年争夺激烈。鄯善国在汉匈之间不断摇摆,谁的实力更强,就依附谁。
所以,刚打了胜仗的班超到达鄯善国时,国王热情备至,礼数周全。
但没想到,匈奴使团这么快也到了。
真正关乎生死的时刻,永远只留给人最短的时间抉择。
虽然这时的班超只是一名普通使者,但他承担的是国家使命。他血脉中传承的尊严和教养,要求他不辱使命。
他42年生命里孕育的勇气和魄力,让他做出了果断的决定——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命运之神向强者迎面而来。绝境,往往是勇敢者的机会。
当天晚上,班超带着36人突袭匈奴使团驻地。
无论人数还是战斗力,匈奴人都占据上风。但他们万万想不到,这群看起来由书生组成的使团竟然敢偷袭。
当匈奴人被营帐的大火惊醒时,一切已是定局。100多人的匈奴使团全军覆没,鄯善国国王也被这场大火重新点燃了跟随东汉帝国的信心。
一场百余人的小型战斗,在数千年历史中原本不足为道,但它却被后人不断提及。
在西域诸国瞻前顾后之际,班超这次以少胜多的突袭,打击了匈奴气焰,树立了汉帝国国威,更自此拉开了他在西域30年传奇岁月的序幕。
30余人足矣
班超使团大获全胜的消息让窦固欣喜若狂,他如获至宝一般将全情上奏朝廷,并请汉明帝再选派使者出使西域。
汉明帝说:“像班超这样的使臣,为什么不派遣他,而要另选别人呢?”
窦固向班超转达了皇帝的嘉奖,同时提议,要加派人马辅助他的下一次行动。
班超却回答道:“30余人足矣,如有不测,人多反而累赘。”
他懂得西部的土地和西部的人。
接下来,他的目标是于阗国。
公元73年深秋,班超再次率队出发。
他们制定的战略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向西挺进,顺着西域南道收复各国。
因为西域南道被匈奴及其附庸国龟兹控制的国家,要少于西域北道,在南道获得有利资源后,可再向北道进发。
而于阗国,正是西域南道除鄯善国外的另一个大国,重要的是,于阗还没有被匈奴完全控制。
这一次,匈奴人比班超来得要早。
在班超使团到达时,匈奴人请一位巫师对于阗国王说,你若归汉,天怒神怨,汉使有一匹黄马,你把它抓来祭天。
班超回复说,好啊,你让巫师亲自来取马。
等到巫师真的来了,班超毫不犹豫地杀了他。
于阗国王早就听说了班超一行在鄯善国诛杀匈奴人的事,现在巫师又被杀,他内心惶恐至极,很快做出选择:归降东汉帝国。
就这样,班超以他的谋略和果决拿下了西域南道。
他继续向西。此刻他还不知道,即将要去的下一国,将在他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章节。
疏勒国,临近西域南北两道的交会点,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但国力小于鄯善、于阗。
疏勒国处在匈奴盟友龟兹国的统治下,此时正面临着一件大事:王位易主。
龟兹国倚仗匈奴势力,杀害疏勒国王,并做主立了一位新王。
根据这一情报,班超采取了一个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他派出手下一个名叫田虑的小吏,设计擒拿这位新国王。
班超如此大胆,是基于他对形势的精准判断。这个疏勒王是龟兹人,是傀儡,伏击他,疏勒国民是不会为他尽忠效命的。
结果如他所料。田虑不负众望,再次突袭,轻而易举地擒获了傀儡疏勒王。
收到消息后,班超带领使团进入疏勒国。他召集疏勒国原有的官员将士,痛说龟兹和匈奴在疏勒国的种种无道之举,并将被害老国王的侄儿,立为疏勒王。
民众无不拥戴,疏勒国自此归汉。
班超在南道推进之际,窦固率军攻破北道强国车师国,切断了匈奴和它两个重要盟友焉耆国、龟兹国之间的联系。
这与仅带着36人开疆拓土的班超形成呼应,西域再度实现稳定。
随即,汉明帝下诏,恢复西域都护府。
公元74年十一月,东汉新派遣的西域都护开始行使职责,中断了半个世纪的汉朝对西域的管辖得以重建。
窦固因为功勋卓著,被汉明帝征召回朝。
班超和他的36 个弟兄就在疏勒国驻扎下来,休养、练兵,像一家人一样生活着。
疏勒国距离东汉都城洛阳有数千公里之遥,他们离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已经十分遥远,与脚下的这片土地则越来越亲近。
他们已经渐渐习惯西部的空气,习惯这里格外耀眼的阳光,还有别样温暖的人情。
一个情感故事也悄悄上演。
在疏勒国停留的日子里,班超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姑娘。爱情的火花瞬间照亮了西北的天空。
史书中没有记载这位姑娘的名字,传说她是疏勒王室的公主,聪颖贤淑,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她一直陪伴班超左右。
班超在西域有了家室。于他而言,这远离中原的他乡,从此有了故乡般难舍的牵连。
36个书生,一人可顶千军
公元75年,中原传来噩耗,那个带给东汉帝国兴盛气象的汉明帝去世了。
在匈奴支持下,焉耆国、龟兹国趁东汉改换新帝之际,攻陷西域都护府。
只有36个部下的班超,成为在西域仅存的中原力量,但他们被焉耆、龟兹联军围困在疏勒国中。
危急时刻,疏勒王和疏勒国的人民站在了汉帝国使者一边。这是班超出使以来,第一次得到西域当地力量相助,共同御敌。
他们同仇敌忾,顽强固守了长达一年之久。
随后,汉章帝刘炟即位。东汉朝廷担心班超独处边陲,难以支持,下诏命令班超回朝。
奉诏意味着将西域拱手相让。但拒绝则意味着违抗君命,要承担家族不测的风险。
班超只能领命。
疏勒举国忧恐。
都尉黎弇说:“汉使如果离开,我们必定会再次被龟兹所灭,我实在不忍心看到汉使离去。”
说罢,拔刀自刎而死。
班超强忍悲痛,率部行至于阗。
国王和百姓放声大哭,他们说:“我们依靠汉使,就好比孩子依靠父母一样,你们千万不能回去。”
东行之路,班超倍感煎熬。
他知道,一旦撤回,汉帝国多年来经营西域的努力将付诸东流,西域各国也将重新回到被匈奴统治掠夺的动荡不安中。
终于,班超调转马头,重返疏勒。
他曾经在没有皇命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责任。这一次,他宁可违背皇命,也要再度承担起责任。
班超坚信,他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
回到疏勒时,已有两座城池归降龟兹。班超果断出手,逮捕反叛首领,收复失城。
公元78年,班超率领疏勒等国的士兵一万多人,攻破姑墨国,将龟兹孤立。
疏勒国成为班超的大本营,他在此立稳脚跟。
但西域的形势比起三年前已是大不如。
虽然班超平定了叛乱,但北道诸国仍为匈奴控制。汉帝国与西域的往来交通,实际被再次隔断。
这一状况让班超内心无比沉重。
多年的西域生活,已经让他跟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更何况,这里还有他的妻儿。
如果汉帝国采取放任的态度,匈奴一定会卷土重来。
真到了那一天,要如何面对凿空西域、开通交流之路的先辈,又如何面对身边信任和仰赖自己的亲人?
虽然困难大到无法想象,但班超从来都是一个无畏的探险者。他不仅要守住南道,更要拿下北道,他要把匈奴赶出西域。
他决定给新登基的皇帝上一封奏折,不需要朝廷出兵,也不需要朝廷出钱,只要允许自己带着36人继续留在西域。
“今西域诸国,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臣前与官属三十六人奉使绝域,备遭艰厄。自孤守疏勒,于今五载,胡夷情数,臣颇识之。”
班超当然不是莽夫,他在奏折中详细汇报了自己的计划。
他告诉皇帝,这些年使团在西域南路诸国建立了很好的威信,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假以时日,西域必将再次归顺,西域都护府的旗帜可以永远飘扬。
汉章帝看到奏折后很振奋。虽然班超说不要一兵一卒,他还是象征性地派了1000人给班超。
1000人确实少了点,但班超并不在意。
他手下的36个书生,如今都已成长为铁血战士,一人可顶千军。
——摘编自《中国:从春秋到盛唐》,学林出版社出版
作者:纪录片《中国》创作组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