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邓小平(左)
1973年12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不寻常的事件。中共“十大”召开四个月后,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北京与沈阳、南京与广州、济南与武汉、福州与兰州八大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这件事情不但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在国际上也引发了各种猜测。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一定要对十一大军区中的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呢?毛泽东与汪东兴谈话时说:“我们军队里也不那么纯,军队里也有派嘛……不知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我信。决不允许枪指挥党。”
当然,直接导致这次对调的,还是某人利用军权与旧部的关系,企图篡夺政权,以及由此引发的“九·一三事件”。在这种背景下,“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开始逐步酝酿。
毛泽东有意识培养邓小平成为周恩来的接班人,对邓小平更加器重。在一次听取工作汇报中,毛泽东讲到各大军区司令员久未调动的问题,问邓小平怎么办。邓小平稍作沉思,随后把面前的茶杯和毛泽东的茶杯对换了一下。毛泽东会心一笑,说道:“英雄所见略同。”
1973年12月,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一开始,毛泽东就批评政治局和军委,会场里鸦雀无声,气氛有些紧张。毛泽东缓和了一下语气,转换了话题,他说:“我考虑了很久,大军区司令员还是调一调好。”
毛泽东建议在座的政治局委员们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完歌,他接着谈:“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他说他已经考虑了好久,认为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坐镇,一呆就是20年,会出现消极因素。
根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12月20日中央召开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毛泽东交代叶剑英把各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都找来,46位高级将领受到了接见,将要被调动的八大军区司令员,坐在面对毛泽东的前排。12月22日,毛泽东正式宣布对调命令。其实,当时全国有十一大军区,除了上述八大军区外,还有新疆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的三位司令员没有被调动。会议结束后,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命令下达10天内,各军区司令员都到达了新的工作岗位,每人按规定仅带了10人以内的工作人员。对调工作干净利落地完成了。
邓小平事后谈起这次对调的必要性时指出:“这是因为毛主席很懂得领导军队的艺术,就是不允许任何军队领导干部有个团团,有个势力范围。”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有力地保障了党中央对军队的绝对统一领导,对当时的政治局面起到了稳定作用,也为以后军队高级干部交流制度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选自《作家文摘》合订本218期
作者:王一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