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2020年上海书展的最后一天下午,中国好书作者、中国诗词大会嘉宾郦波教授携新书《道是无情却有情》亮相,与读者一起,探讨后疫情时代,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探寻中华优秀文化的根本,在嘈杂纷乱的人世间,找寻各自内心的坚定。
以“情”出发,感受古典诗词的情感与哲理
2017年至今,“郦波品诗词与人生” 系列陆续出版了《人生自有境界》《诗酒趁年华》《最是人间留不住》和今年的新作《道是无情却有情》。该系列出版后,长居当当图书畅销榜,在各类读者群体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新书《道是无情却有情》延续了郦波的一贯风格,精选历代古诗词18篇,取刘禹锡《竹枝词》“道是无晴却有晴”命名,广泛展现了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生至情”,并由此出发,探寻了诗人与自我、与他人、与天地和解的多重智慧。
当我们对现实感到迷茫和困惑时,不妨翻一翻这本书。无论是生命无常的自然现象,还是大起大落的个人经历,应该如何应对,古人早已在诗词中给予了我们完美的回答。
在《道是无情却有情》里,郦波引用了德国学者的话:“西方文化的本质是他救,东方文化的本质是自救。”不管面临怎样的逆境,古人永远不会放弃的便是心中那份炽热的感情。
因此,书中有浪漫的个人情感,也有深沉的家国之思。《诗经·采薇》里在外征战的将士们,既交织着恋家思亲的情怀,也包含了为国赴难的责任与担当。宋代《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感叹。袁枚《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现了每一个平凡的人的自信与志趣。
诗人笔下的情感,或豪放,或婉约,或精致,或壮阔,让我们的心随之律动,与之交融。走进这本书,便能享受一场有关诗词的唯美历程。
知人论诗,体味中国文人的“和解”境界
知人论诗,知人论世,可以说是我们解读诗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郦波说,诗词于人生有其无用之大用,一为与自我达成和解,二为与他人和解,三为与天地自然和解,然后在和解的过程中找到生命的真谛。
在这本书中,一首《竹枝词》把我们带回大唐,望向被贬到巴山楚水间长达二十余年的刘禹锡,在逼仄的困境里,他却能重新觅得生活的希望与乐趣,达成与自我的和解。宋代的文人苏轼,因新旧党争,“乌台诗案”后接连被贬,但在贬谪过后,他却能写信给新党著名的成员章惇,达成了与他人的和解。王维《鹿柴》、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等诗词则反映出宁静的自然之美,这是与天地自然的真正和解。
《道是无情却有情》
郦 波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
后疫情时代,为什么要读诗?让我们跟随郦波一起,在经典诗词中寻找答案,了解不同的人生,感受不同的情味。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