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春风和黄海云夫妇合影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军衔时有一千多位身经百战的老战士被授衔将军,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土地革命时期参加红军的农民。如果留意一下将军们的籍贯,人们不难发现,他们大都集中于最早掀起土地革命和创建红军的江西、湖南、湖北,其中又大多集中于几个“将军县”。像红安、金寨、兴国、平江等县,恰恰又是当年参加红军人数最多的县份,也是登记烈士人数最多的县份。例如湖北的红安县出了61位将军,全县却也有14万人牺牲;江西的兴国县出了54位将军,当年全县也有数万人牺牲。
井冈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据统计,从1955年到1965年,在全国被授予将帅军衔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有56人,约占总人数的3%。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开国将帅中,有元帅5名、大将3名、上将15名、中将21名、少将12名。
井冈山斗争时期大约牺牲了4.8万名烈士,井冈山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们却看到另一组数据,源于吉安市地方志办公室于2004年编并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吉安人物》一书。吉安地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心,吉安人民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有50006人,可是在所辖14个县市中,牺牲最少的却是井冈山籍的,计355人,占总人数的6%;即使在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只牺牲319人,在相关根据地中,也是数目最少的。
而且从开国将军们的籍贯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首批一千多名开国将军中,井冈山籍的只有一位。他就是生前担任过广州军区原顾问的赖春风少将,系原宁冈县古城镇沃壤村人。直到2000年5月,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井冈山市,这才勉强挤进一位井冈山籍的将军。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是毛泽东最早建立农村根据地、最早实行土地革命的地方,为什么井冈山籍的将军如此之稀少呢?
首先与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有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境内重峦叠嶂,连绵不断。这里不仅地势险要,而且有着丰富的物产。在连绵的群山中,分布着许多丘陵、半丘陵、盆地,土地肥沃,盛产粮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毛泽东在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中谈到:“整个的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各部分比较起来,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同时,也指出这里“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军粮全靠宁冈、永新、遂川三县输送”。可见,这里优越地势和物产丰富背后的是地处偏隅、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农业经济相对落后。
在当时毛泽东的心中,更看重的是井冈山这个地方,是国民党统治薄弱地区的农村的广阔回旋空间。因此,这种先天的自然条件很难产生大量的本地兵源,也很难出现许多接受过较好军事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高级将领。在毛泽东上井冈山前,袁王的部队中,领导人物袁文才是永新县禾川中学的肄业生,算是一个文化人,王佐是一个文盲,手下人也大多不识字。
第二个原因,与当时的《井冈山土地法》有一些关系。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回顾自己探索和学习战争的过程,就提到这个问题:“我在井冈山搞得那个土地法很蹩脚,不是一个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土地路线在不断地进行完善。根据湘赣边界从1927年冬至1928年冬一年来土地斗争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共中央第37号通告《关于没收土地和建立苏维埃》以及中央六月来信中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精神,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讨论和修改,毛泽东于1928年12月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该法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土地法。1941年在延安出版的毛泽东《农村调查》一书中正式刊印该法,收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该法全文共9条,共约1500字。包括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如何分配及分配数量、征收土地税、红军人员土地的耕种办法等内容。由于此前几乎无经验可鉴,后来毛泽东在重新发表本法时,加按语作了说明:该土地法有几个错误:(1)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2)土地所有权属政府而不是属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3)禁止土地买卖。
严格地讲,《井冈山土地法》受到了苏俄革命时实行“土地国有”制的影响,没收地主的田地后归公,属于苏维埃政府所有,只交给农民耕种,不是分给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也不许买卖。因此,井冈山当地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并不太高。红四军中出身井冈山籍的人不多,部分原因正在于此。
朱毛红军主力下山后,到了江西省兴国县,在这里重新制定了一部土地法,从而解决了进行土地革命战争、扩大红军的根本问题。《兴国土地法》与《井冈山土地法》相比,有一个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不再没收一切土地,只没收地主的田地,而且分给农民。这等于是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打土豪、分田地”。农民得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属于公家的土地,参军、参战、保家保田的积极性就马上就调动起来了。如毛泽东搞过调查的长冈乡,青壮年男性80%都参了军,兴国县也因此被毛泽东表扬为创造了“第一等工作”的苏区模范县。在毛泽东、朱德创建的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时,8万红军中有2.7万是兴国县人,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的只有2000人,等于长征每走一里路就倒下一名兴国籍战士。兴国也因此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将军县之一。
作为中国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沦入敌手达19年之久,直到1949年9月才由前身为朱毛红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18军的部队收复。
——摘编自《炎黄春秋》2011年第九期
作者:孙伟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