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下半年,国共合作的局面又开始恶化,国民党反共行径甚嚣尘上。1940年4月13日,离西安较近的“安吴青训班”不得不北撤,迁回延安,改名为“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落户延安城北大砭沟(即著名的“文化沟”)。这也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以毛泽东的名字命名的学校,陈云任校长,冯文彬任副校长,胡乔木担任教务长。
5月3日,“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开学典礼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亲临会场祝贺。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站在台下的师生们齐声合唱了一首《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校歌》,昂扬向上的旋律伴着激情四射的歌词,一下子把开学典礼推向了高潮。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就是胡乔木。
这是胡乔木和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第三次合作了,美妙的旋律让来到陕北红区的青年学子们热血沸腾,满怀感动。
生在英雄的时代,长在人民的旗下,
毛泽东的双手袁抚育我们长大。
坚定意志,艰苦传统,革命精神,民主作风。
我们学习虚怀若谷,我们奋斗浩气如虹。
记住仇敌未平,破碎山河未整;
同胞正在呻吟,天下尚待澄清。
太阳照临我们的肝胆,大地倾听我们的誓言。
愿将热血灌溉人间,结成自由春花一片。
当时,胡乔木和毛泽东还没有任何直接接触。但毛泽东的思想和精神已经像宝塔山下的延河水一样,在胡乔木的心中流淌……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与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1941年1月23日,一个名叫“胜利”的女孩在延安文化沟的窑洞里诞生了。年轻的乔木和谷羽享受着第一次为人父为人母的幸福,在孩子的啼哭声中感受着天伦之乐。
2月初的一天清晨,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突然满面春风地走进了这个充满温馨的家。看着挂了满屋子毛巾、尿片的窑洞,王若飞在简单地问候了女主人后,拉着正在洗洗涮涮的男主人,郑重地说:“乔木,毛主席那里缺人手,点名要你去做秘书工作,同时兼任中央政治局秘书。”
胡乔木一愣,一脸的惊讶和疑惑,那样子好像是在问:这是真的吗?这真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太突然了。至今和毛主席一次也没有直接接触过呢,怎么会选我去当他的秘书呢?看着王若飞一脸的认真,那绝对不是在开玩笑。内心激动的胡乔木表面上很快平静下来,有些顾虑和紧张地说:“给毛主席当秘书,我怕当不好。我没有当过秘书,没有经验呀!”
王若飞就告诉胡乔木:你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的那篇《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写得很好。毛主席的政治秘书陈伯达看了之后,赞赏你的文章有独特的见解,就推荐给毛主席看了。毛主席看过之后,说“乔木是个人才”。也就是说主席在两年前就开始注意你了。这次因为周小舟秘书派到冀中区委任宣传部长去了,主席身边人手不够,就决定调你去接替他。而且是主席自己亲自点名要调你呢!
就这么简单,胡乔木来到了毛泽东的身边。
随后,胡乔木也举家从大砭沟搬到杨家岭。做毛泽东的秘书,这不仅仅是一种荣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胡乔木,仍能琅琅背诵1939年10月毛泽东送给“安吴青训班”举办两周年时的题词:“带着新鲜的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共产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但青年同志的自然的缺点是缺乏经验,而革命经验是必须亲身参加革命斗争,从最下层工作做起,切实地不带一点虚伪地经过若干年之后,经验就属于没有经验的人们了。”
胡乔木和毛泽东,20岁的年龄差距并没有隔断他们的信仰和思想,他们的梦想是一致的。而他们的学生时代却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入学考试成绩优秀屡考屡中,在学校办社团、编报纸、写文章,都曾主动退学或被学校开除,都曾组织学生进步运动驱赶反动校长……如今,来到毛泽东身边的胡乔木,从此来到中共中央工作,见证中共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
作者:丁晓平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张裕
来源:本文摘自《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在毛泽东邓小平身边的日子》,丁晓平著,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