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留下的旧纸旧物,并没有多少能长久地留存在原来主人的家里。于是才诞生了收藏家,在无数旧物中披沙拣金,替后人挑出真正的宝贝。原来的主人此时面临着又一次考验。有人活着的时候名噪一时,但死后却被一笑置之;也有人在生时寂寞,却能在死后名满天下。他的一页手稿、一本书,乃至仅有一个签名的只字片纸,都会被人追捧。这些起起伏伏背后,莫不有收藏家的火眼金睛。如果说历史的大浪在淘沙,那么收藏家们就是蹲在河边一瓢一瓢舀水的人。
学界和藏界是千百年来延续中国文化的两条血脉。有的学家不藏,有的藏家不学,但是真正有成就的收藏家一定是学和藏互为表里的。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收藏传统,在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半世纪之后,近几十年又得以慢慢地复苏。虽说藏界不乏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的商人,但具有古风的新一代藏家也在慢慢地成长起来。他们有锐利的眼光、一掷千金的决心,更有对文物的虔敬和坐得了冷板凳的耐心。藏品落到这样的藏家手中,无异于旧主人生命的延续。
胡先骕旧作《中华民族之改造》第一章至第六章的手稿,就落到了这样的藏家徐自豪和他的朋友手中。胡先骕,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静生生物调查所的创办人之一,并发起筹建中国植物学会。胡先骕设想中的《中华民族之改造》共有皇皇38章,但只陆续发表了很少部分,其余的手稿尽数失散。如今徐自豪先生发愿,将其中的第五章《封建制度与郡县制度之政治经济对于中华民族之影响》和第六章《选举制度与考试制度对于中华民族之影响》翻印出版,以飨读者。第五章是存世的六章手稿中唯一未曾发表的章节,它的面世对于胡先骕的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文章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了介绍和评说。其文风依然是胡先骕一贯的写作风格,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其笔迹则是迅疾的行书,满纸龙蛇飞动,洋洋洒洒30余页。而纸上的处处修改增删则显示它是作者的初稿,凝固了作者当年秉笔时刻的原始气息。读者在尚未领会文章的意思之前,就会先被作者的气势震住。这是一件能让读者感受到前人脉搏的藏品,其精神价值甚或高于其文献价值。
真是要感谢这些收藏家,他们跌跌撞撞地接续起曾经断裂的中国的文化收藏传统,替今日的国人保存起文化的血脉。那些对历史隔膜的年轻一代,也因此能有机会触摸前人的气息,然后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进而思考自己应往何方。
作者:胡晓江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