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装成平民的陈赓
陈赓1952年1月26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和参谋们亲口讲过他救蒋介石一命的事。他说:“那是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在广东第二次东征讨伐叛变的军阀陈炯明。周恩来和何应钦率第一师打海丰,蒋介石的总指挥部率第三师行动。我当时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当连长,带着连队警卫蒋介石。第三师与陈炯明主力林虎部遭遇,在华阳打上了,一打即败。蒋介石急了,就跑到前线去督战,也不顶用,全师溃散。蒋介石对我说要杀身成仁。我劝他不要自杀,这个部队的军官不是黄埔军校训练出来的,不是你的学生。我们撤退到安全地点,再收拢部队,还可以再打。蒋介石听了我的话,借坎下台阶,不自杀了。但吓得直打哆嗦,连路都不能走了。我看敌人已离得很近,情况太紧急了,就背着他跑,跑到一条河边,把蒋介石送上一条船,我就组织部队顶住追击的敌人,掩护蒋介石过河,然后领他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这样就救了他这条命。我的脚在打惠州时负了伤,在背蒋介石那阵还没有好哩。”
这一事件轰动了东征军和黄埔军校,并由毕业的学生带到了全国各地,使陈赓闻名遐迩。
蒋介石得救后,想立即和第一师取得联系,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派人去送信。但在这战乱时期,不仅要赶160里路,还要翻一座高耸人云的莲花山,肯定要遇到很多困难和危险。所以蒋介石在大家面前高声问了几次,没有人敢答应。最后还是陈赓挺身而出,说:“还是叫我去吧!”
蒋介石望着陈赓,有点过意不去地说:“你太辛苦了!”可是别无选择,如今只有他是个最可信赖的人,最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人了。蒋要求陈赓立即出发,务必要在明晨十时把信送到。山高路远任务紧不说,最困难是道路生疏,不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危险,也许会出现走错路的事。
陈赓不带武器,装了50元毫洋,拿着一根棍子踏着黄昏的暮色出发了。爬上莲花山不久,就被一群土匪拦路。他急于要长途跋涉到海丰县的后埔,完成送信任务,所以没说什么,就把身上带的钱掏出来给他们,作为“买路钱”。
土匪拿着钱上下打量穿便衣的陈赓,见他面色红润,身体健壮,气宇轩昂,就说:“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看样子你是个军人吧?”
陈赓看了下自己那身不甚合体的便服问:“那又怎么样?”
土匪说:“你老实讲,是陈炯明的人,还是广州来的革命军?”
陈赓微微一笑:“你看我像陈炯明的人吗?我是革命军,是去海丰执行任务的。”
土匪们立即交头接耳起来。原来他们都是被反动势力压迫剥削得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是被“逼上梁山”的。听说陈赓是革命军,马上退钱给他一半,并且拿来纸,用笔画上了一些圈圈点点的符号交给陈赓,说如果路上再遇到他们弟兄时,把符号拿出来,就不会有麻烦了。还告诉陈赓,深山里可能有老虎出没,叫他路上要小心提防。
深夜,陈赓只身钻进深山密林中。因为估计会遇见土匪,所以没有带手枪;现在听说可能遇见老虎,怎么办呢?野兽是不会讲理的。于是他将手中的棍子丢掉,找了根粗的木棒提在手上。
为了赶路,陈赓不顾一切地拼命跑,跋山涉水,爬高就低,鞋子很快就出现了破绽,急忙搓了根草绳绑一下继续前进,不久脚就打了泡,再走就脚板浮肿,皮开肉裂,鲜血直流,但他的脚步不停,坚持咬着牙赶路,一点也不敢怠慢……终于在第二天下午1时赶到了后埔。周恩来看了信,问了情况,立即派一支部队把蒋介石接过来。由于这支部队的支持,第三师也得以收集溃散的部队加以整编。
蒋介石对陈赓这一段的表现,当然很满意,特别是对他的“掩护”更是赞扬备至,赠送给陈赓很多礼物,还将陈赓调作他的侍从参谋:出门,紧随其后;在家,可以随便出入蒋介石的住所。很多人都悄悄说:“看这样子,陈赓就要飞黄腾达了。”也有人点头说:“看人家那些功劳,有谁能比呢?”陈赓自己当然也是兴高采烈的。
东征军打下汕头,总指挥部设在畸庐,蒋介石住在楼下,陈赓和周恩来住在楼上。11月7日,在汕头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的大会上,蒋介石挥着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拥护联苏联共政策的长篇演说,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就在此后不久,陈赓整理他桌上的东西,在抽屉中发现了一本黄埔军校军官和学生的花名册,在每个共产党员的名字上都用笔画了个红圈;在陈赓的名字旁还特地批了一行小字:“此人是共产党员,不可让他带兵。”蒋介石初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把观察学生所得的印象写在墙上的“学生情况表”上,那时对陈赓的评语是:“此生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以带兵。”那时他可能还不知道陈赓是共产党员。
惊愕的陈赓,急忙跑上楼,推开门,来不及行礼就大声说着:“啊!这是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周恩来从椅子上转过身来,扬起浓眉望着脸上急得通红的陈赓。
“不是说蒋介石是国民党左派吗?”
“究竟出了什么事?”周恩来笑了,指了下椅子,“你坐下慢慢讲。”
陈赓说了刚才见到的事后,伸着自己的双手:“想不到他是一个忘恩负义、口是心非的人。前几天他在大会上的讲话说得多好听!”
“是啊,我们了解一个人有多难。”周恩来皱起眉头思索了一下说,“其实,这也不奇怪,攻占潮州后,蒋介石不是几次说过,什么‘准共产党活动,但凡有一切活动均得公开’;还说,‘国民党员加入共产党的,须向特别党部报告,请得照准’等等。这不是表明他一直在盯着我们,打算和我们分家吗?”
急性子的陈赓挥着手:“那,干脆,我们跟他摊牌,各走各的路!”
“情况很复杂。陈赓,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可不能像在军校当学生时候那样简单,三言两语不对劲,动手就打。”周恩来扬起头来,“我看,明天你给他递个条子,辞职不干,看他怎样处置吧!”
第二天,蒋介石从陈赓手上接过辞职书,看了下,打量着目光炯炯的陈赓,笑着说:“奇怪,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辞职呢?”接着用极为诚挚的音调说:“你是我最杰出的学生,校长今后要倚重你的地方还多哩。”
陈赓双腿并拢立正回答:“家里来信,说母亲病重,我不能不回去看看。总指挥不是提倡孝悌忠信……”
第二天,蒋介石派人送来了船票、路费和一张“委任状”,委任陈赓为黄埔军校的中校队长。陈赓于是立即离开汕头,回到广州去。
这一段经历,使陈赓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黄埔三杰”之一的声誉。
▲本文摘自《陈赓传》,《陈赓传》编写组著,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作者:《陈赓传》编写组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徐坚忠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