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LosAngeles:The City in Diaries and Letters,1542to2018
David Kipen
Modern Library
(2018年12月版)
作为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曾在无数心灵和想象中引发共鸣与震撼。它不仅被冠以“天使之城”的美名,更被视作“美国梦”的终极象征地。无论是出生于此的当地人,还是经停此地的过客,人们都不免在自己的私人文件里留下对它的记叙或印象。专职研究洛杉矶的文化史学家戴维·基朋以超凡的热情在不计其数的图书馆档案及私人收藏中搜罗寻找,最终呈现给读者一本别具一格的城市编年录——《亲爱的洛杉矶:日记与信件中的城市,1542-2018》。
要从几个世纪的浩瀚文海里挖掘到理想的文档,基朋耗费了整整七年的时间,甚至在开始这个项目的第二天,他就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日记、信件、电报甚至推文,书写者的年龄、性别、经历都不尽相同。如何勾勒出这座城市的面貌,将它的精髓呈献给读者,这些还不是基朋面临的最大难题,令他苦恼的是他意识到,这本书永远不可能真正完成,因为总有新的文字不断涌现,记录下洛杉矶的每分每秒——“这是眼下这一刻我能提供的最好的版本,也许在出版的第二天,我就会着手收集新的材料,写下新的笔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洛杉矶人,基朋深爱着自己的城市。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课和书评写作的间隙,他耐心细致地梳理着这些古老的档案。有些时代是他尤其熟悉的,例如1930年代,毕竟他曾以此为题写过另一本书;作为一名电影评论家,好莱坞的那段历史他也谙熟于心。但还有不少名字是他从未见过的,比如该书的第一篇日记的作者本雅明·海耶斯,一名19世纪的法官。当然,在这本书里,读者会看到更多熟悉的名字:玛丽莲·梦露、爱因斯坦、丘吉尔……从15世纪初的西班牙传教士远征到好莱坞的黄金年代,直至当下被社交媒体统治的奇异新世界,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历史的截断面拼接而成的城市的呼吸。编撰者遵循着按日期排列的方式,讲述着南加州在不同年代的迷人魅力。
作者:杨懿晶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