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鲁迅的好友许寿裳曾经说过,“鲁迅从民三开始,研究佛经,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他认为鲁迅的思想中受佛家的思想影响不少。有一次鲁迅对他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
那么鲁迅究竟是怎样用功研究佛经的呢?鲁迅在他的文章里不大谈起,但日记上的记载却是最详尽完整的。
鲁迅日记中出现佛教书籍的记载是很早的,从1912年5月5日到达北京——也就是现存鲁迅日记的第一个月——就开始有了。1912年5月24日:“梅君光羲贻佛教会第一、第二次报告各一册。”这是鲁迅对佛教书籍的第一次记载。梅光羲(字撷云)当时是中国佛教会及中国佛学会会员,同时也是教育部秘书,因此与鲁迅相熟。第二天,鲁迅就买了《观无量寿佛经图赞》一册,这是鲁迅日记中记载的第一本佛教经典。到10月19日,又是梅光羲 “赠《佛学丛报》第一号一册”。第二年4月7日,友人许季上赠《劝发菩提心文》、《等不等观杂录》各一册,9月16日鲁迅就寄给了在绍兴的周作人。同年,鲁迅还买过《大唐西域记》(11月26日)和《释迦谱》四册(12月14日)。
不过,鲁迅读这些书只是读佛经前的“预习”,真正投入地大量阅读佛教经典,是从1914年4月开始的。
据鲁迅日记1914年4月18日:“下午往有正书局买《选佛谱》一部,《三教平心论》、《法句经》、《释迦如来应化事迹》、《阅藏知津》各一部。”第二天是星期天,他又去有正书局买《华严经合论》三十册、《决疑论》二册、《维摩诘所说经注》二册、《宝藏论》一册,共银六元四角又九厘。第一天买的书中,除《法句经》外,其他大体上也属于比较外围“佛教书籍”,而不是经书。第二天买的就基本上都是经书了。这个现象是有意义的:鲁迅并不限于佛教某一宗派,而是从外围入手,逐渐接触经典。这说明,鲁迅是从研究的立点,而不是信仰的立点,逐渐切入佛教经典的。这是鲁迅与许多读经者的最大区别。
5月15日,鲁迅再往琉璃厂文明书局买《般若灯论》、《中观释论》、《法界无差别论疏》、《十住毗婆沙论》等,这些释经之书对于理解佛教的基本哲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31日,又往有正书局买《思益梵天所问经》、《金刚经六译》、《金刚经、心经略疏》、《金刚经智者疏、心经靖迈疏》、《八宗纲要》。这里主要涉及《金刚经》和《心经》,同时也关注全部八个主要宗派。
似乎是一个多月的读经已经让鲁迅欲罢不能。6月3日,鲁迅“下午往有正书局买佛经论及护法著述等共十三部二十三册”,其中包括《大乘起信论》三种、《发菩提心论》、《破邪论》、《护法论》、《折疑论》、《一乘决疑论》等著名经典。仅过了三天,鲁迅又买了《心经、金刚经注》等五种六册,《贤首国师别传》、《佛教初学课本》各一册。这表示,鲁迅已经读完了前面所买的书。又过三天,他将6日买的《释迦谱》、《贤首国师别传》、《选佛谱》、《佛教初学课本》等佛教入门书籍寄回绍兴去。看来,在鲁迅的影响下,周作人也开始读佛经了。后来还有多次寄佛经的记载。
7月4日,鲁迅又买了《四十二章经》等三种合本、《贤愚因缘经》。这次距离上次买经已近一月,显示在泛读之后进入了精读。11日,又买“阿含部经典十一种”,包括《过去现在因果经》、《楼炭经》、《四谛》等七经合本、《阿难问事佛》等二经合本等。仔细查阅鲁迅日记,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从这时开始,鲁迅以差不多每十天为一个周期,买上十几册佛经,细细研读。到年底,前后八个半月中,他已经购买了佛教书籍一百三十六种二百三十六册——接近每天一册!鲁迅不但买经看,还向人借佛经来看。7月31日他向许寿裳借《高僧传》一部,8月7日还《高僧传》,又借《弘明集》。当时许寿裳也在读经。
说到这里,还要回过头来,问一个问题:鲁迅怎么想到要读佛经的呢?这可能与章太炎有关。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章太炎就曾倡言佛学,不过那时鲁迅好像并没有马上对佛经发生兴趣。鲁迅读经的直接动因好像与挚友许寿裳(季巿)的堂兄许季上有关。开始就是许季上送给他几本佛经,然后又多次借经书给他,还陪他上书店去买经。许寿裳也曾代他去书店买经。1914年9月26日,鲁迅上午拿了工资,下午就请许季上陪他去书店买经。
买经、读经,这还不够,还出钱刻经。也是适逢其会,鲁迅的母亲过两年就要六十大寿,鲁迅便出资请南京的金陵刻经处,刻了一部《百喻经》作为给母亲的寿礼。鲁迅自己也抄写佛教书籍,1914年9月13日,“从季上借得《出三藏记集》残本,录之,起第二卷”,到27日“写《出三藏记集》至卷第五,竟。”后来,鲁迅所藏佛经迅速积累。11月,许季上反过来向鲁迅借佛书看了。12月,鲁迅以“支那本藏经”中的“情”字二册赠送给许季上。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正当鲁迅三天两头买佛经,跟朋友谈佛经,甚至出钱刻佛经,入迷地钻在佛经里的时候,进入1915年,买经之举却戛然而止了!除了1月10日买《因明入正理论疏》,2月8日周作人寄来《经律异相因果录》外,全年基本上就没买过佛经。
从日记上看,似乎鲁迅从1914年10月起就开始转向了,这时虽然仍然在买佛经,但书帐上更多出现的已经是《陶渊明集》、《坡门酬唱集》等文学书籍和《墨经正文解义》等学术经典书籍了。在佛经方面,只有刻成《百喻经》后到处分赠的记载了。就是说,鲁迅集中买佛经、读佛经,主要在1914年4月中旬到10月底这短短的半年期间。这大大出乎以前我以为鲁迅读佛经集中在1913到1915三年间的印象。
那么鲁迅的读经,有什么特点吗?有什么倾向吗?有的。
第一,全面。鲁迅读经,包括了佛教所有主要经典,而并不像很多人那样专注于某一宗派。一般说的佛教八大宗派:三论宗(法性宗)、法相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真言宗),鲁迅都涉及了。著名经典如《金刚经》《心经》《大乘起信论》《四十二章经》《华严经》《阿育王经》《阿含经》《肇论》《瑜伽师地论》《维摩诘经》等等。
第二,集中。如前所述,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集中阅读大量佛经。而且在读经期间,几乎不看别的书,埋头于佛经,甚至日夜钻研。他买经的频率之高,数量之大,阅读之快,都是罕见的。所以许寿裳才说“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
第三,注重佛理。相对于佛教经典来说,鲁迅似乎更注重阐发佛理的论著。正因为如此,他才需要买更多的佛教书籍,而不以经书为限。
这些特点的形成,实际上都是由于鲁迅读经的出发点不仅在于通晓佛理,更在于研究佛教的精神及其思想史价值。
▲本文搞自《日记的鲁迅》,王锡荣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作者:王锡荣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