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文集”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华语文学网和复旦大学华人文化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2018)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近期举行。
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可谓源远流长,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以来,伴随着更多中国人离开故土,走向世界,华文文学获得长足的发展。
一大批身处世界各地的海外作家以文学精品助推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由此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华当代文学的宝库。这一现象,已越来越引起国内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关注。
本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的主题为“诗情雅意与时代担当”,12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地区的华文作家和14位评论家进行了“强强对话”。本文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王列耀就“海外华文文学近期发展”所作的发言,本报略有删节。 ——编 者
此次论坛的题目我觉得特别好:“诗情雅意与时代担当”。近期的海外华文文学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前些年当我们研究海外华文文学、谈论海外华文文学意义的时候,比较多的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谈的,我们觉得它更加经典;但是近十多年来,它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具有了双重价值:既具有文化学上的价值,更具有了文学意义上的价值,尤其近些年来,它的文学意义更加凸显。
华文文学是一个多面体,我们在定义华文文学的时候,它起码包含了三种主体的写作:一种是华人移民的华文文学,第二种是华人后裔的华文文学,第三种是非华人的华文文学。由于主体的不同,他们创作的趋向以及特征和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正因为这样,华文文学才显得丰富多彩,才凸显它的意义。
华文文学现在面临着一个大时代,也面临着一个大挑战。
现在所有的移民作家所面临的,跟以前的移民作家或者侨民作家不同,中国不再是一个弱小、挨打、被迫、无奈的国家,祖籍国的由弱到强、逐渐的繁荣崛起,对每一个移民作家在心灵、心理、创作上有很大影响,所以这一代的移民作家不同于当年的移民作家,他们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质。
但同时他们又面临很大的挑战,那就是商业化的问题。电影、电视剧的改编,出版社的选择,有时会迫使作家在写作时牺牲自我。还有一个就是自媒体、新媒体的介入。现在新媒体文学平台,包括网络文学,他们关注的是两条线,一条是法规线,一条就是点击率。只要不触碰法规,点击率高,就是好的,这对文学形成很大的冲击。
除此之外,海外文学作家还必须要回答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海外华文文学,它的独特性到底在哪里?它怎么不同于中国的本土文学,又怎么不同于所在国的主流文学?要想立足于世界移民文学之林,就要真正把海外华文文学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完全地展示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独特:独特的经验、独特的主题、独特的表达方式、独特的思考……它应该是一个独特的学科,从创作和研究而言,它都应该是独特的。
近些年来,华人移民文学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多的成就?是因为它有很多新的特质,其中有几个方面非常突出。
第一个就是边缘写作,但“边缘“这个词,不再是我们过去意义上那种社会的边缘,而是相对地进入了社会主流的边缘,是主流与核心的边缘;新的边缘,产生新的写作视点、写作风格、写作特色。
第二个是身份的变化,从移民变成了公民。公民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忠诚,意味着义务,意味着一些放弃,所以公民身份的写作和侨民身份的写作是不一样的,这是新的一种变化,一定会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值得重视和研究。
第三个是创作上的自由度。所有移民文学里都有一种现象,叫心灵的流亡,就是在取得新的公民身份之后的心灵流亡,跟过去的侨民文学时代所谓的落叶归根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主动的“隔”,一种自我放逐的流亡。来自中国的移民,始终拥有着一种中国情结,一种对中国文化刻骨铭心的眷念。他们的这种中国文化情结,决定了他们心灵的永远流亡。写作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但流亡是永远的,为灵魂而写作是永远的,背着灵魂行走、思考,是永远的。
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具有特殊属性与独特意义的文学。它是所在国的少数族裔文学,对所在国的主动融入与客观之“隔”,对祖籍国的挚爱——这份爱因为时间、地理、身份上的阻隔而愈发深沉,这些使得海外移民作家有着特殊的经验、特殊的视野、特殊的表达方式,使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多面性和不可替代性,别的作家写不出来——美国的主流作家写不出来,中国的当代作家也写不出来,只有海外作家才能写得出来。另外,海外华文文学有很多题材是别人无法写或者写不好的,甚至是除了这一个国家的华人移民作家,其他国的华人移民作家是写不好的。
“背着灵魂去流浪,背着灵魂回家乡”,这是海外华文文学最独特的创作内涵与创作特色。华人移民作家,应该珍惜这些独特性,并以此在世界移民文学之林中去抢占自己的应有地位——这就是我们应该有的时代担当。
作者:王列耀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蒋楚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