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与曹辛之先生(左)
不很久的以前,书籍封面设计是手绘,再制版印刷。
就在那时候,我迷上了封面设计。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幻灯制片厂编绘部,参与设计了一些旅游幻灯片的封面设计,但那时还不大懂装帧的艺术门道。恰在那时,同事何卫介绍我拜识了她的公公——曹辛之先生。其实,早在1981年,我跟着曹吉刚去帅府园胡同他们家时就见过曹先生,那时候知道他是搞装帧设计的,还听美院老师说过他曾是很有名的诗人,但当时并没在意这些。
后来在与曹先生交往的几年里,得以见识他绘制封面的过程,有些细节至今难忘。
比如他设计《战地》增刊封面,先是构思几个草图,确定一个方案后,把一张与书开本相同的纸裱在一个画板上,再将另外画好的图案、设计好的字体拷贝上去,然后一笔一划勾描、上色。更令我惊异的是,他连篇目、年月和期号也一笔一划地写下来。那时候他已经70多岁,拿着放大镜工工整整地去写那些米粒大小的5号字,费眼费力。我心想,他完全可以省略掉这些细节,很多作者都是点几个墨点意思一下。最后,他把纸裁下,折成一本书,罩上一层透明玻璃纸,像覆了膜。嘿,漂亮极了!跟印刷出来的一样。
▲曹辛之先生设计的《战地》增刊封面、《华夏美学》封面。
曹辛之先生设计的封面,就是这样手绘出来的。我还能想起他手绘封面时,嘴上衔着烟卷儿,因为常常忘了吸,那烟灰越来越长,直担心会掉落下来的情景。
那几年,我有幸协助曹先生设计了《华夏美学》《周建人文选》《学者答问录》《钱锺书论学文选》等书籍的封面。
曹先生的封面设计,构图、色调、图案、字体,形成的整体格调,一看就是大家手笔。很多人评论他的装帧风格有浓郁的书卷气和装饰美感。我后来慢慢咂摸,他的封面设计,那格调、那书卷气,得益于他骨子里的诗人气质,以及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走过来的那一代文化人所特具的人生阅历和文化涵养。
记得在他家里,曾遇见过丁聪、黄苗子、郁风、袁可嘉等一些文化人。在他的书桌上,看到过沈从文等作家写给他的信。可那时候我一门心思想画画,错过了倾听他在装帧以外更多故事的机会,真是遗憾。
后来,曹先生把他用过的《风景图案》《图案基础》等专业书,连同他用过的金粉、三角木尺等画具都送给我。可惜我因工作变动和兴趣转移,很少再搞封面设计了。
现在的书籍装帧,电脑设计软件早已取代了手绘。但我时常会想起手绘封面那样一种手艺的味道,调抹色彩、一笔一划勾描时眼与心交流的感觉,真是回味不尽。
作者:罗雪村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