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丢了美国》
[美]安德鲁·杰克逊·奥肖内西著
林达丰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杜 冰
美国本土学者论及美国革命,通常赞扬开国元勋的丰功伟绩,抑或歌颂“自由”诞生的光荣历程,讲述“胜利者”故事。安德鲁·杰克逊·奥肖内西教授却将目光聚焦于不列颠,带领我们回顾“失败者”的历程。英国在北美的溃败,导致环大西洋殖民体系因此而割裂,催生出美国和加拿大两个现代国家;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皇家陆军和海军元气大伤,“第一帝国”因此瓦解。
英国何以输掉这场战争?谁该为丢掉美国负责?作者以“就事论事”的态度,用详尽的史料讲述了十个关键人物的故事:国王乔治三世,首相诺思伯爵,北美事务国务秘书乔治·杰曼,陆军将领理查德·豪、约翰·伯戈因、亨利·克林顿、康华里,海军将领威廉·豪、乔治·罗德尼、约翰·蒙塔古。他们坐拥帝国最高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对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用“事实说话”,尝试在具体历史情境中发现某些必然性。
王权和相权的刚与柔
乔治三世,这位在《独立宣言》中被怒斥为“暴君”的国王,被认为是北美战争始作俑者。他登基之时恰逢“七年战争”,英军在欧洲、印度和大西洋海域多次战胜法国,疯狂进行海外殖民扩张。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后,他的态度异常强硬,大力支持《强制法案》,坚决执行“一切制服迷途人民的措施”。乔治三世坚信英军能够扫荡北美。
首相诺思被认为是战争的直接制造者,却显示出柔的一面。他上台后,取消了茶税之外的所有唐森德税(向殖民地征税的法案,以财政大臣唐森德命名),希望缓和与殖民地的紧张关系。但在保留茶税方面,他特别强硬,其推动的《茶税法案》成为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导火索。“倾茶事件”发生后,为惩罚马萨诸塞州人民,诺思制定了被北美殖民地称为“无法容忍”的《强制法案》,激起了更强烈的反抗。
与国王的刚硬不同,诺思显得优柔寡断,更希望“殖民地被理性说服,而非屈服于刀剑暴力”。在英国国内反战势力高涨时,他又寻求妥协,提出《和解协议》。在萨拉托加大败后,他甚至愿意做出允许独立以外的任何让步。在约克镇战败后,他哀声叹息,多次请辞首相职务。他战和不定的态度——既想维护议会在殖民地的权威,又不愿在北美实施专制暴政——影响了他坚持战争的决心,两面不讨好,既丢掉了殖民地,也失去了国王的信任。
可以看到,在英国决策层,刚与柔在不断碰撞,是战还是和,让国王和首相无法同仇敌忾。这为“丢掉美国”埋下了伏笔。
陆军的神话与现实
“1781年10月17日上午10时许,在弗吉利亚的约克镇,被围困英军的阵地战壕胸墙后出现了一个孤单的鼓手背影,这是请求和谈的信号。而一名军官手持白色手帕紧随其后,发出投降谈判的请求。”这就是历史上广为熟知的约克镇战役。这预示着英军在北美的全面失败,也是指挥官康华里将军完全无法接受的。他没有出现在投降仪式上,而是授权副手查理·奥哈拉将军代理所有事宜。
类似的情境在四年前也曾出现,伯戈因将军在萨拉托加战败投降。但这些都无法掩盖英国陆军曾经的强大。在北美战争中,英国陆军胜多负少,在长岛、基普湾、白原及华盛顿堡等战役,都完胜大陆军,迫使大陆会议从费城撤往巴尔的摩。乔治·华盛顿一度认为:“我们的情况很糟……游戏快要结束了。”
理查德·豪、威廉·豪、约翰·伯戈因、亨利·克林顿、康华里等英军指挥官,绝非泛泛之辈,皆为英军最杰出的将领。但他们也存在着为人诟病的失误:豪兄弟未能乘胜追击,多次浪费围剿华盛顿的机会,让华盛顿置之死地而后生;康华里冒进弗吉尼亚被广泛质疑,最终兵败约克镇;亨利·克林顿作为后期的英军总司令,无法与康华里勠力同心,一味推脱失败的责任;戈伯因赌博式地南征萨拉托加而大败……
比指挥失误更致命的是现实困境。英军军纪松弛,四处劫掠,不得民心,虽然一度在北美连战连捷,却激起更剧烈的反抗。在从海岸向内陆纵深进军的过程中,陆军兵力不断被分散,后勤补给愈加困难。而且大陆军将“游击战术”运用到极致,如格林将军所描述的“我们战斗、挨揍、崛起、继续战斗”,让强悍的英军陷于持久的消耗战中。在外部战线,法国、西班牙与荷兰相继参战,英军腹背受敌。此外,庞大的陆军消耗特别大,且主要依赖英国本土的补给,漫长的补给线造成巨大恶果,威廉·豪计划发动的1777年战役就因补给不足而推迟,亨利·克林顿计划的1779年战役也因补给匮乏而耽误。作战和后勤方面的种种现实困境,让强大的英军最终深陷泥沼。
偶然背后的某种必然
皇家海军是将英国从边缘带向世界中心的主要推力。但在对北美殖民地的战争中,海军未能与陆军很好地协同作战。海务大臣约翰·蒙塔古被认为是皇家海军在美洲失败的“罪魁”,而知名海军将领乔治·罗德尼因没能及时拦截包围约克镇的法国舰队而广受批评。由于英国国会的海军削减计划,海军军费不足。战争开始后,海军面临支援陆军和保护补给船的两大重任。但由于战舰短缺和兵力不足,当法国和西班牙加入战争后,英国海军疲于应战,兵力捉襟见肘。同时,海盗猖獗,劫掠船的“海上游击”严重干扰英军海上补给线,也严重影响了陆军的后勤补给。结果皇家海军兵败切萨皮克湾,未能增援约克镇,导致陆军孤立无援,失败在所难免。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阅读本书可以发现,英国丢掉美国并非个别政治精英或军事将领的偶然失误,其背后是一连串复杂的政治军事博弈,英国陆海两军面临的现实困境导致其失败成为某种必然。
对于英国而言,“第一帝国”的席位因北美战事失败而终结,但为其跨区域的帝国统治提供了必要的参照与教训。之后英国作为“第二帝国”卷土重来,在旧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横跨“南亚、澳洲、非洲和美洲”的“日不落”帝国。
对于美国而言,正如诺思所预言:“如果北美成为一个独立的帝国,它势必成为世界政治体系的一场革命。”殖民地摆脱了英帝国的桎梏,一个崭新的帝国从此诞生。美国所开创的总统制共和政体模式,也在全球掀起了新的政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