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28日,上海《海晶》周报第二期刊发短文《老舍谈〈海晶〉》。
金传胜
1946年,应美国国务院之邀,老舍与曹禺从重庆来到上海,准备赴美访问讲学。自2月15日至3月5日,老舍在上海期间曾参加沪上朋友与文艺界举办的各种活动。2月28日,上海《海晶》周报第二期刊发了一则署名“庄稼”的短文《老舍谈〈海晶〉》。因未见前人述及,兹照录如下:
在某处,会见即将赴美讲学的老舍先生,坐在圆桌旁边喝茶,翻阅《海晶》,我上去打了一个招呼,问他:
“还有点意思吗?”
“不错,上海这种刊物很多吧?”老舍回答。
“是的,都是注重趣味和讽刺性,现在风花雪月的文章比较少了,对于社会上种种不平的事情却揭载得很多,常常写大报所不敢写的。”
“销路好吗?”
“至少都在二万份以上,读者各阶层都有,可以说深入民间。”
“你也替《海晶》写稿吗?”
“写的。我觉得与其写给一些只印二千份而不敢说话的大报,不如写给这种刊物,有读者也有反应。”
“能够利用这种刊物,拿趣味和讽刺做中心,努力改革,是不难成为一份人民的好读物,希望你们负起这件艰苦工作的担子。”
老舍先生紧握我的手,面露愉快的笑容。多么可亲的一位学者。但愿我们,不要姑[辜]负他鼓励的一番好意。
《海晶》是小报性质的海派周刊,1946年2月创刊于上海,停刊于翌年12月,由海晶周报社出版,大同出版公司发行。
读者可能会问,这篇短文是否系小报记者杜撰?其实不然。因为作者庄稼虽系笔名,但真实身份可考。庄稼原名王思禹,后名王耕夫,生于1925年,云南楚雄人。抗战期间,庄稼曾在昆明从事话剧、木刻工作,胜利后赴上海工作。1946年,庄稼任职于大同出版公司,为创办《年青人》半月刊,曾拜访胡风约稿,后者应邀为《年青人》创刊号撰写了《要真,青年们!》作为“代创刊词”。
1946年2月28日,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上海分会在辣斐大戏院(解放后更名长城电影院,现为拉法耶艺术设计中心)举行文艺欣赏会,老舍出席并演讲,后以《走向真理之路——在文艺欣赏会致词》为题刊于6月20日《笔》月刊第一卷第一期。此讲稿正是由庄稼记录、整理。
《笔》也是大同出版公司所办,由海派文人崔万秋任主编,撰稿人既有胡风、阿英、洪深、臧克家等新文学名家,又有程小青等通俗作家,皆为一时之选,阵容可谓强大。由此可见,王耕夫与胡风、老舍都有交往,是一位进步青年,《老舍谈〈海晶〉》当非杜撰之作。此文刊发时还附“本刊记者庄稼与老舍合影”,当有利用“名人效应”扩大报纸影响之意图。文章虽短,但足以反映老舍对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关心与鼓励,是一则不乏参考价值的史料。
《海晶》对老舍行踪曾多次报道:
1946年2月21日,《海晶》创刊号第一版的打头文章是署名“循循”的《老舍从空而降》,披露老舍2月13日即已安抵上海,忙于应酬沪上友人的邀约聚会。
3月7日,该刊第三期第十一版“文化人圈”栏目刊登署名“小牧”的《文艺欣赏会花花絮絮》,报道了2月28日文艺欣赏会的精彩花絮,其中提到老舍在会上发表的演说妙语连珠,幽默之极,挖苦讽刺兼而有之,惹得听众捧腹。
老舍、曹禺赴美后,4月18日出版的《海晶》第9期于“文化人圈”栏目介绍了两人近况:“老舍、曹禺已安抵美国,现在于华盛顿大学,讲学业已开始。老舍讲《中国文学史》,曹禺讲《中国戏剧史》,锋头甚健,生活亦甚舒适。”
此后,大概由于难获海外音讯,未见该报再刊关于老舍的消息了。
老舍在《海晶》周报上的多次“露面”,首先自然是该刊吸人眼球、促进销量的营销策略,其次则显示了老舍在当时文坛与社会上的影响力。《海晶》虽属小报,但总体而言内容严肃,值得一读,从而赢得了老舍先生“不错”的评价,同时也保存了一位文豪散落在历史中的点滴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