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文化研究丛书》
刘怀荣主编
人民出版社出版
宋亚莉
十六国时期晏谟《齐记》即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之说,可见崂山在唐前已享有盛名,但因僻处海隅,其历史、人文与自然风物的传播,至今仍有一定局限。新近出版的《崂山文化研究丛书》,由《崂山道教佛教研究》《崂山文化名人考略》《崂山志校注》《劳山集校注》《周至元诗集校注》《崂山游记精选评注》《崂山诗词精选评注》等七部著作组成,总计一百九十八万字。丛书从宗教及名人、代表性典籍、诗词游记三方面入手,将以山海胜境和神仙传统为依托而形成的宗教文化、名人(家族)文化及代表性典籍和作品作为研究重点,对崂山文化的精华做了深入的研究。尽管此前已有一些有关崂山文化研究的论著,但像这样集系统典型、厚重严谨与通俗可读为一体,为这座名山添彩增光的工作,还从来没有人做过,因而丛书对崂山文化传播的创新之功、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非常突出的。就笔者所见,丛书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人物研究的前沿性和首创性。丛书首次对崂山文化典籍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校注,择善而从,商兑正误,订正错讹,正本清源,各校注本皆堪称目前最新最全的善本。因崂山僻处海隅,青岛在历史上又长期远离文化中心,一批游山、记山的历史文化名人名声不显,甚至湮没无闻。其中,尤以民国年间的一批文化名人最为突出。如路朝銮、吕美荪、赵孝陆、周志俊、惠孝同、王乃徵、岳廉识、刘福姚等,都曾在崂山留下了足迹,有些还有诗文传世,但今天几乎已被世人遗忘。又如谭延闿、蔡元培、张伯驹、潘素、启功等人,名声显赫,但他们与崂山的关系却很少有人知道。丛书对这些文化名人的生平行事做了全面梳理,让人耳目一新。还有一些本土文人或长期寓居本土的文人,因与崂山关系密切,在丛书中也得到了关注。如明末的黄宗昌,近人黄公渚、周至元、蓝水等,皆有与崂山相关的著述存世,实为崂山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但由于诸多原因,也被长期忽略,不为人知。丛书对他们的生平经历一一钩沉,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些工作,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崂山文化,而且对于重新审视民国文化和重写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史实与史料辨析的严谨性。如关于崂山万历佛道之争,作者从皇权与宗教兴衰这一角度入手,分别考察了周颠仙与朱元璋、张三丰与朱棣、憨山和尚与万历慈圣太后、耿义兰与明神宗朱翊钧,以及王常月与康熙的关系,揭示了崂山万历佛道之争实为明代皇权之争在宗教领域的表现之一。又如明代鳌山卫人王九思,因字为“敬夫”,有的学者将他与明代“前七子”之一的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混为一人。丛书作者通过对《鳌山王氏族谱》、清顺治《光州志》、乾隆《光州志》、光绪《新修阌乡县志》等数十种典籍的考察,确定此王九思为明正德十二年(1517)岁贡,与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王九思并非一人,廓清了这一历史疑案;再如周至元《奉寄黄哲渊女士》,作年不详。作者立足“十年离乱尽尝遍,写向鸾笺字字红”两句,经考证发现,黄哲渊曾著有《离乱十年》一书,据此得出该诗作于1948年或稍后,很有说服力。诸如此类的探究,为崂山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确凿详实的依据。
三是学术探究与普及、趣味相结合的可读性。丛书重视语言的通俗性和旅游文化价值的发掘,与当代现实有紧密的关系。读者可以从各分册中一睹崂山民俗之趣、景观之美。如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消失已久的银壁洞、石门庵,及“白鹤峪悬壶”胜景等。丛书中收录了涵盖奇山、怪石、瀑布、洞窟、岛屿、海市、道观、寺庙、释刹等诸多内容的诗歌、游记,以及历史名人轶事,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崂山山势之奇险、大海之雄壮、海市蜃楼之奇幻、佛道寺院之幽美、观月听涛之壮阔。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谓是崂山的多重窗口,游客的无声向导,对提升崂山乃至青岛的知名度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
山水名胜与学术著述向来有相得益彰的传统,崂山之秀美灵动,因丛书而更为世人所知所爱;丛书也因发掘崂山之美而得以广泛流传,可谓名山新著两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