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涵
《恋爱中的波伏瓦》[法]伊雷娜·弗兰著 南海出版公司 2015年6月版
这是一个关于两位法国名人和一位美国名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波伏瓦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重彩浓墨的传奇一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恋爱中的波伏瓦》是一部传记小说,但不妨当作一部通俗演义来读。作者伊雷娜·弗兰本身就是擅长历史小说写作的好手,同时,作为世界女性经济与社会论坛的创立者之一,与波伏瓦有着共通之处,假使波伏瓦再世,这二人必能惺惺相惜。弗兰以片段式的记录,将人物刻画得血肉丰满,在行文思绪、语言方面颇为细腻,读者需要集中思维才能跟得上阅读节奏。
1947年1月26日凌晨,刚刚抵达美国的“存在主义女王”西蒙娜·德·波伏瓦被梦中一个无声的声音惊醒:“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可到底是什么事呢?”这不仅令波伏瓦震惊,也触动了读者的神经。很快,引出了波伏瓦生命中的两个男人:第一个是萨特,如果想深入了解他们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可以去看看影片《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因为本书的重点放在了波伏瓦在美国期间和芝加哥小说家纳尔逊相遇相知相恋的经历上。
波伏瓦虽然意志坚强,但作为女人,同样拥有一颗善感的心。在纳尔逊的怀中,她从战士变成了孩子。在十四年的时间里,波伏瓦和纳尔逊都守望着这份绝密的爱情,经过分离、通信,直至分道扬镳,这段经历最终促成了《第二性》的诞生。
故事中有故事,书中有书。《第二性》提示了当代妇女所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生命的自由、堕胎、卖淫和两性平等,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波伏瓦因此被奉为不朽的作者和女神。
波伏瓦和纳尔逊虽以决裂告终,但她仍然称纳尔逊是她唯一的真爱,这点不禁让人唏嘘。很自然的,有人将波伏瓦和萨特归结为精神之爱,将她和纳尔逊则归结为肉体之爱。波伏瓦死后和萨特同穴而卧,而纳尔逊赠予她的一枚银戒指,也被她带进了坟墓里。有些爱情或许已如烟一样散去,却又被深深地镌刻在记忆中。
想再说一下萨特,这个把《存在与虚无》这本哲学著作献给波伏瓦的男人,提出了两种爱情观念:必要的爱情和偶然的爱情——与波伏瓦之间是“必要的爱情”,其他艳遇则是“偶然的爱情”。这同样是波伏瓦和他,以及纳尔逊之间的爱情写照。灵魂和身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