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李泽厚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俞耕耘
李泽厚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其理论始终在探索一条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新路”。这也成为他“创造性转换”、思考常新常变、影响力远未退潮的关键所在。这本《什么是道德?》的著作,不仅是作者思想的一次生气淋漓的即兴呈现(首次以讨论课“对话体”实录形式呈现),同时更是对其近年伦理学思考的又一次回顾与召唤。讨论围绕《回应桑德尔及其他》一书中的伦理学话题,延续了一种“接着讲”的思路。讨论班、对谈会上诸多学生与教授的“问答”,更是构成了此书文本衍生的“召唤结构”。
全书的四次讨论课,虽然都围绕伦理学问题,但却集中呈现出李泽厚哲学本体论、方法论应用的具体理路。它集中呈现为区分与融通两大论述策略。在讨论开端,他回应了与桑德尔的同与异。他们“都不赞成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都追求一种超出两者的美德伦理学”。然而,李泽厚重视情感本身的价值,以“情理结构”引入伦理学论述,更看重道德行为背后的心理结构。
这种差异更源于其与桑德尔在本体论上的不同。一方面,李泽厚的“情本体”是其“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必然演绎。伦理学问题要始终结合历史的具体“情境”,掌握“度”的要求,这就需要涉及情感。“桑德尔与我的根本差异是他不谈情感,情感就涉及心理,政治哲学可以不谈,但伦理学必须谈。”另一方面,他的人类学以“生存延续”为“至善”,以一种“吃饭哲学”决定了伦理学的指向性:为绝大多数人生存着想。因而,李泽厚并未完全否定功利主义。“我觉得功利主义还有意义,特别是在社会措施、治理上”,“这方面我是跟桑德尔相当不同的,因为他首先就批判功利主义”。
李泽厚坚持道德心理结构中“情感、观念和意志”三因素的区分,并试图界定各自的主次作用和比例大小。这一区分显然是对中国学者喜欢混沌不分、相互转换、共同作用的思维模式的反思。“不要让‘道德’一词泛化”,不要把情感和理性原则相混淆是李泽厚的目的所在。李泽厚将理性区分为观念和意志,正是看重意志在“实践论”意义上对道德行动的决定作用。“动物是否有道德”这一问题,只有以“自由意志”的决定性因素来考察,才能得出一个答案。
可以说,李泽厚坚持“区分”、看重“分野”的策略始终以回答问题、解决矛盾为导向。他区分宗教性道德与现代社会性道德,正是因为善恶观念与对错观念虽然大多重合,但却时有冲突。善恶观念在不同社会、宗教中都有不同、变易,它绝非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存在。然而,对错观念乃是现代社会中、情理结构渗透下最基本的“善恶”,任何宗教性道德都应遵循现代社会性道德“对错”的评判标准。这种区分正旨在解决没有确定标准导致的伦理学认识“混乱”。
李泽厚将康德哲学放置在一种历史的、实践的、心理的“情理结构”中,以中国式的伦理学哲学创造性阐释了“人是目的”这一核心命题。他将“人类总体延续”视为“至善”,以“一个世界”关照人类的现世生存意义,与西方“两个世界”的建构形成巨大分野。《什么是道德?》以具体“问题”为讨论线索,努力避免了大而无当,抽象玄谈。李泽厚正是在对问题的创造性回答中,探索了真正“作为哲学的伦理学”,努力构建一种既有中国阐释风格,又兼具世界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