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年华》沈成嵩 王喜根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韩斌生
一个作家,在两年里推出了两三百万字的乡俗文化著述,实属罕见。其中有乡土散文、农耕记事、乡俗话本、农谚辑存,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他就是家居江苏金坛的八旬作家沈成嵩。八十年的时光,生于斯、长于斯,这里的稻鱼文化成就了他的生命体验与写作根基。
这些年来,江南乡村城市化建设进展神速,面貌巨变,水乡生态所存无几。残酷的现实使人们逐渐清醒。近期,中央关于城镇化发展与建设的文件上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文字:“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关于乡愁,沈成嵩在他的《农耕年华》一书的后记中说得好:“乡愁就是乡情、乡韵、乡恋,就是民风、民俗、民情,就是以农耕、农时、农具、农人为主体的农耕民俗文化。”我更欣赏他把江南这种农耕文化索性就叫作稻鱼文化,中华农耕文化的发轫年代似乎更为久远,而江南稻鱼文化虽略晚些却又后来居上,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一翼。
稻和鱼离不开水。如果说水是吴文化的血液,那么稻和鱼则是江南农耕文化的细胞,江南水乡又称鱼米之乡,此之谓也。
“留住乡愁”正是沈成嵩乡俗文化系列文字的魂。文无魂不立,魂寄于水,融于稻粱鱼香的农家日常生活之中,于是乡情有所寄托,乡俗有所凭依,不虚泛、不矫揉,真真切切、动人心脾。从某种角度而言,沈成嵩的乡俗文化系列丛书就是乡愁的记忆,虽说是一些旧的记忆的碎片,却生动好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冯骥才说过:“我们历史文化的根在村落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部分在乡村,如果乡村没有了,这些文化遗产会全部消失。”村落是农民的栖居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接村落土地之气,即所谓“接地气”,这正是乡俗文化之根。沈成嵩文章中弥漫的乡风乡俗民情都与农耕农事农人的土地息息相关,正所谓“丝竹声声农家乐,书声琅琅耕读情”。文若为有根之木,就会枝繁叶茂,摇曳生香。而且,沈成嵩的写作不是如某些乡土作家那样,止步于对失去乡土的恋旧或伤感的表露,而是着眼于呼唤那些正逐渐远离我们的乡土事物中的中国传统精神。
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固然有所谓感觉、知觉乃至理性认知等不同层次,但对于创作者而言,主体体验似乎更为深刻。故乡的一草一木、长荡湖的毛脚蟹、白龙荡的红菱、建昌的红芽芋头,乃至犁、锄、锹、箩,这些农事物象无一不在作者心头凝成意象,诉诸笔端,形成佳构华章。
沈成嵩不是在寻根,而是自始至终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的生命与故乡的天地、人文、民俗交融一体,体验着、忆着、说着、写着,于是自然流淌出江南民俗佳话、乡土散文纪实、农谚乡音集萃……读之让地道的乡民倍感亲切、引起共鸣,使久居城市之人如沐田野春风。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