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望平街
申报馆老楼
字林西报大楼
2015年1月正式问世的《红蔓》杂志,是一本全方位聚焦海派文化的艺术人文类双月刊。杂志以“聚焦海派文化,荟萃名人名作,引领时尚风潮,打造当代经典”为宗旨,坚持“专业、权威、普及”的办刊原则,设有海上名人、戏曲、品鉴、时尚、风情、建筑、美食、演艺、影视、传媒、沙龙、金曲等十二个栏目五十多个子栏目。杂志作者为国内外研究海派文化的专家、学者和作家、媒体人。他们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全方位、多视角重拾海派文化的历史遗珠,展示海派文化的时代风貌。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文化风云、文化名家轶事和当今时尚文化风潮、文化新人故事都将汇聚于《红蔓》。本文摘自《红蔓》杂志创刊号,由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黄瑚撰写。
漫步在今江西中路以东的南京东路一段,几乎没人会知道此地曾名花园弄,曾是上海第一张近代报纸的诞生地。早在1850年8月3日,英国商人亨利·奚安门(HenryShearman)在英租界花园弄办起了一张名叫NorthChina Herald的英文周报,中文译作《北华捷报》。北华者,中国之北部也,而当时的上海正是外国人根据《南京条约》有关“五口通商”规定所能抵达的中国最北端。1856年3月22日奚安门去世后,该报馆产权几经辗转后归字林洋行所有。1861年12月,字林洋行发刊上海第一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英文附刊《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DailyShippingandCommercial News)扩充为独立出版的英文日报NorthChinaDailyNews,因其由字林洋行发行而中文名叫《字林西报》。1901年该报馆迁至自建的外滩17号大楼,为上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栋报业大厦,至今仍矗立在黄浦江西岸,地址为中山东一路17号。
常言道,抢在最先的,不见得会坚守得最久。后来成为旧上海的报馆林立之地、以东方“舰队街”名闻遐迩的,则是望平街(南起福州路北至南京路,今山东中路)一带。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麦都思来到上海,在望平街一带圈了一小块地皮,时称“麦家圈”,并在此地建立英国伦敦布道会中国总部。接着,麦都思等传教士于1843年在此地办起了墨海书馆。该书馆虽说是上海最早采用西式汉文铅印活字印刷术的近代化印刷出版机构,但据说其铅印设备须用牛车为动力源。当时上海的一位文人曾就此事写过一首“竹枝词”:“车翻墨海转轮圆,百种奇编宇内传;忙煞老牛浑未解,不耕禾陇耕书田。”在中国新闻界著名人物中排行第一的王韬即出身于墨海书馆,是该书馆培养出来的第一批通晓西学的中国学者之一。1857年1月26日,麦都思等人依托墨海书馆又在此地办起了在上海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杂志《六合丛谈》。
之后,在望平街一带出版的报纸、杂志日渐增多,其中包括:上海、同时也是中国排名第一与第二的中文大报《申报》与《新闻报》,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于右任创办的《神州日报》与“竖三民”报,以及《舆论时事报》《时事新报》《启民爱国报》《中外报》《宁波白话报》等。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停刊。虽在1882年9月至1907年5月期间一度迁至距此地不远的三马路(汉口路)大礼拜堂南首,但其余的五十二年时间都在望平街出版,1916至1918年间花重金建成的申报馆大楼至今仍矗立原地。上海第二中文大报《新闻报》于1893年2月17日在望平街南首问世,1909年在望平街靠近汉口路处建成新馆,其旧址迅即迁入由《时事报》和《舆论日报》合并而成的《舆论时事报》。
中华民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纷纷在望平街上“抢滩”,加之其他各类报纸也云集于此,使这条小街成为东方“舰队街”的历史地位最后敲定。在这些报刊中,既有当时著名的革命派报纸《民权报》,也有拥护袁世凯的《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民权报》,1912年3月28日创刊,被誉为上海革命报纸的旗帜,其编辑部办公室内贴有励志标语:“报不封门,不是好报;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其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还有《商报》《晨报》。此外,天津《大公报》在其发展成为北方第一大报后南下上海,于1936年4月在望平街设立分馆并出版上海版。
望平街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东方的“舰队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地处租界中心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其次,具有较好的办报所需之客观条件,如便于租用已有的报馆办公地和先进的印刷机、便于报纸发行与销售等,不仅可减少前期资金投入,还有利于扩大影响。除此之外,与望平街毗邻的福州路(亦称“四马路”)和广西路也是旧上海报馆的云集之地。
检讨福州路上出版的报纸,我们发现,这里堪称我国文艺消闲小报的发源地与集聚点。早在1897年6月24日,我国最早问世的文艺消闲小报《游戏报》创刊于四马路惠福里54号。之后,《笑报》《海上奇闻报》等相继在这里创刊。1919年3月3日,有“海派第一小报”之誉的《晶报》创刊,馆址也设在上海今福州路近河南中路处。福州路一带之所以成为上海文艺消闲小报的云集之地,其主要原因是福州路自光绪末年起就是沪上茶馆、酒肆、菜馆、妓院集中之地,这不仅是小报的重要信息源,还可为小报提供销售市场。
此外,在福州路上出版的报纸,还有几张报纸似乎不容忽略不提。一是狄楚青(平子)创办的《时报》,1904年6月12日创刊,后发展成为仅次于申、新两报的上海第三大报。二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警钟日报》,蔡元培、刘师培等著名革命家曾担任该报主编。三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1928年2月1日迁至上海出版,报馆就设在福州路上。四是至今仍在出版的《文汇报》,1938年1月25日在福州路436号创刊。
在广西路上,保安里小花园是当时上海日报工会和书业公所所在地,因而也成了当时的报馆云集之地。仅1907至1908年间,就有《上海》日刊、《笑林报》《花世界》等十几张报纸出版。
除了望平街一带之外,包括大马路(南京路)西段、新马路(今凤阳路)在内的中泥城桥(今西藏中路)一带,也是旧上海报业的集中地之一。值得注意的是,1895年后出现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大多聚集在这一带。
因梁启超主编而名闻中外的《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今福州路福建中路口的南怀仁里。时务报馆主办的《时务日报》,1898年5月5日创刊于大马路集贤里。此外,《实学报》《农学报》《萃报》《译书公会报》等也都创刊于此。维新报刊之所以集中在大马路,主要是因为中泥城桥西首的新筑马路是原来不属于租界范围的新开发地区,因而价格便宜,交通便利,梁启超到上海后也是选择新马路梅福里作为居住之地。而且,维新报刊在此地集群式发展,还有利于各报之间的精神互通和人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