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三届”这辈人还是小学生、中学生的时候,“十七年”教育的地理课程,已使东北广袤而繁盛的大小兴安岭,成为心中遥不可及的神秘之地。然而,又有谁人能够料到,恰是这辈“老三届”人中的部分上海人、天津人和哈尔滨人等,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因伟大领袖的号召,“上山下乡干革命”去了那个地方,且是整整的一个青春。
其中,地处北安的引龙河农场三分场,统计耕地约一千九百公顷,接纳知青近七百人。这么一个基层单位,或许并不起眼。但所发生的劳作的故事、生活的故事、情爱的故事,抑或还有不幸的事故、事件等等,却因相同的时代刻印,相同的人群遭际,一定是与众多的知青经历相去无几,不差累黍的。
四十多年后的引龙河农场,因“城镇化建设”改换了天地;四十多年前的知青故事,则因主编沈国明等具有“用记录抵抗遗忘”的清醒意识,将已碎片化的,甚或烟飞化的记忆汇聚连缀起来,而成就了这本《知青回眸引龙河》(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知青运动是当代中国史的重要构成,它的发动和结束、它的内里和外在,它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譬如政策是如何制定、执行和变化的?资金是如何下拨、使用和清理的?天南海北的知青们是如何“生产-生活-生存”的?由知青运动连带的经济、文化方面的“城乡互动”该作如何评价(关涉人口史、边疆史)?还有许多诸如疾病、抽调、侵害、迫害乃至犯罪等,是如何发生、进行和处理的?等等,均需要展开以历史学为主导的史料开掘和学术书写。
然而,这么多年来,中国知青研究(肇始于知青文学的主题、人物分析等),并没有达到与知青运动本身的价值、权重相匹配的学术高度;没有取得与知青运动的规模、影响相吻合的学术收获。追根究底,正在于中国知青的史料仍处于或封闭、或毁损、或散落、或流失的状况中。确证这一事实,来看该书的编写,就不只是看其中的故事,更应看其为知青研究所提供的标本的意义;不只是看一本基层史料的出版,更应看其为推进知青研究所具备的示范作用。
此书值得推荐的理由还有两点:曾为安徽知青的作家王安忆为此书写了序文《丰饶与贫瘠》,足见研究不同地域的知青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编者独具匠心地将书中每位讲述者当年和当今的照片排列在一起,让读者在比照中,寻思形貌中的历史和历史中的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