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大剧院圆满落幕。闭幕式上,第十六届文华奖的十部“文华大奖”剧目正式揭晓。连同此前公布的十位“文华表演奖”获奖艺术家,共同获得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事的至高礼遇和普通观众的热烈掌声。
十部作品分别是: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取材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李白。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通过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把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我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舞剧《天路》:国家大剧院
本剧以青藏铁路建设为题材,以三代人不忘初心、坚守筑路为线索,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末铁道兵战士与藏区人民共筑“天路”的感人故事,表达了希望与信仰、家园与梦想、爱与力量的主题,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的现实题材舞剧作品。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内蒙古艺术学院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内蒙古达茂旗草原。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奋不顾身与暴风雪整整搏斗一天一夜,终于保住了集体的羊群,姐妹俩自己却因冻伤不幸截肢。姐妹俩的事迹是妇孺皆知的草原文化经典,舞剧以这一故事为蓝本,通过“两节课”,以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的表现手法,穿越时空,再现了小姐妹的英雄壮举,真实质朴地演绎了当代小学生与60年代小姐妹心灵碰撞与交融,激发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故事,彰显了草原民族的英雄主义情怀,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激发新时代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
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山东省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马向阳下乡记》根据热播的同名电视剧改编。取材于现实生活,聚焦精准扶贫时代题材,讲述了一位农科院的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下乡当第一书记扶贫济困的感人故事。马向阳是大槐树村长大的孩子,对故乡充满感情,一腔热血来到家乡,一心要让大槐 树下“长出金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然而,落后的小农意识、封建的宗族势力、村干部工作失误、欠下村民的债务引起的风波……没想到困难重重,弄得他一度想打退堂鼓。马向阳在老祖奶的启发下,用一颗赤诚的心巧妙地化解了重重矛盾,带着大槐树村的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话剧《谷文昌》:中国国家话剧院
该剧以谷文昌同志担任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期间,对党忠诚,心系百姓,严以律己,廉洁奉公,让“荒岛”变为“宝岛”,实现美丽东山的“梦想”为主线,歌颂了谷文昌同志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坚定信仰、公仆情怀和担当精神。着力刻 画了一位既具有坚定党性又充满温暖人性的共产党人崇高的人格魅力。
话剧《柳青》:陕西省西安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该剧讲述了作家柳青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毅然放弃大城市优渥的生活条件,并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举家搬迁到长安县皇甫村,一住就是十四年的故事。在这十四年里,他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完全融进了皇甫村这片土地,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创业史》中的人物原型王三老汉、王家斌等,还是拜他为师的文学青年黄文海、革命战争年代的老同事韩健、说陕西快书的流浪艺人“快板王”等,都在他的影响下得到了精神的磨砺或升华。
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有限公司
本剧改编自李季所著的红色革命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借助秦腔与现代合唱队的结合,开拓传统戏曲的现代表达方式,实现“革命题材诗性的表达”。该剧通过王贵与李香香两位农村青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当年宁夏盐池周边地区人民走上革命的坎坷历程,再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欢与革命发展中的火热生活,表现了革命与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密切联系,刻画了王贵与李香香这一对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农民形象。
豫剧《重渡沟》:河南豫剧院三团
本剧以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展现驻村扶贫干部马海明开发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的 艰难历程,刻画了一个当代基层共产党人的鲜活形象。开发过程中,马海明在利益面前没 有背弃良知,而是站在精神至高点,保护了重渡沟的主权和重渡沟村民的利益。心系黎民苍生的百姓情怀、敢于担当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市场意识,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坚守,构成了马海明这个人物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典型性格。
苏剧《国鼎魂》:江苏省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
该剧是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成立后的第一部作品,改编自苏州潘氏一族保护并捐赠大盂鼎、大克鼎的真实故事。潘祖荫是清朝鼎鼎有名的收藏大家,府中收藏无数,其中尤以 大盂鼎、大克鼎为国之重器,他对大盂鼎、大克鼎立下“谨守护持,决不示人”的家规。此 后60年间,潘府历经战乱,屡遭逼迫,以潘达于为代表的潘氏一族谨守家规,严护古董。新中国成立后,潘达于代表潘氏一族将大盂鼎、大克鼎无偿捐献给国家。
河北梆子《李保国》: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
该剧以李保国为原型,讲述了他扎根太行山35年,让140万亩荒山披绿,10万多农民脱贫,创造28项科研成果,推广36项实用技术的故事。该剧通过李保国生命进程中的人生轨迹和精神片段,深入开掘李保国的情怀和精神高度,揭示出主人公“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的灵魂高度和人生价值坐标。人物有血有肉,剧情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歌颂了李保国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新愚公”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这十部作品均以现实为底色,在舞台为时代画像、为英雄树碑、为楷模立传。可以说,这也是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九大以来舞台文艺创作的繁荣缩影。
获得“文华表演奖”的十位艺术家是:万晓慧、王平、由长平、陈素琴、周虹、梁伟平、曾小敏、刘丹丽、曹舒慈、雷佳。
作者:黄启哲
编辑:柳青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