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十二艺节公益惠民演出文华表演奖集锦专场吸引观众热情参与。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到昨晚为止,参评参演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51台节目在观众面前悉数完成了亮相。这场国家最高级别的艺术盛会好戏不断,高潮迭起,吸引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凭实力“圈粉”无数。
而在观众们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有一群特殊的人则在用他们的专业视角看十二艺节,并通过十二艺节看城市与艺术、艺术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城市需要艺术:艺术就像血液和细胞,让城市肌体充满生命力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田沁鑫有一个观点:一座城市光有宏伟的钢筋水泥,好比是只余一副骨架的躯体,终究是毫无生命力的。艺术是流动的,文化是繁殖的,它们就像人体内的血液和细胞。尽管多次来到上海,但此次来沪观摩十二艺节仍然让她对这座城市有了新的发现:这座魅力大都市的文化生活正如同不断抽枝的藤蔓,从市中心向周边、向远郊、向城市的角落蔓延,将艺术的半径越画越长。
话剧《柳青》
承接十二艺节演出的是覆盖上海全市的19座剧场,其中既有上海大剧院、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中心城区文化地标;也有身在闵行区的上海城市剧院、位于嘉定新城的上海保利大剧院等“地区新贵”;还有首次通过国家最高级别艺术盛会来到市民跟前的“新面孔”。上海大学伟长楼剧场与在此上演的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一样,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剧场绝大多数硬件指标已跻身国内顶级A类剧场水平。它和复旦相辉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剧场、上戏实验剧场等组成了十二艺节舞台独特的 “高校方阵”。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距离上海市中心有一个多小时车程,这座以集装箱为建筑符号的文化综合体毗邻外高桥保税区,如同一只五彩斑斓的魔盒,丰富了当地建设者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十二艺节期间,西安话剧院的《柳青》和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的《共同家园》都在这里上演。
话剧《追梦云天》
上海还定制了文旅结合新产品,让艺术走进城市的边边角角。40条精品路线以“看大戏,游上海”为主题,串起上海16个区的主要文化旅游资源,直接与十二艺节相关的线路就有9条。65岁的市民吴珂刚刚体验了一把独特的“文艺之旅”——游览钱学森航天博物馆,近距离接触各种珍贵模型,再观看展现中国飞机制造的兴衰变迁和中国民机事业巨大变革的话剧《追梦云天》。这个由春秋旅游推出的“十二艺节”特别策划,几乎避开了所有上海传统的热门旅游景点,却让吴阿姨“发现了上海全新的一面”,唤起她“走近科学知识的欲望”。
艺术属于人民:台上倾尽全力,台下热情应和,艺术在上海遇见最热情的观众
黔剧《天渠》演出当晚,在十二艺节的云平台上进行了全剧直播,开播不到半小时,观看人次就突破10万。这个数字让贵州省黔剧院院长、《天渠》主演朱宏大感震惊。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属于人民。在十二艺节的平台上,艺术家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舞剧《醒·狮》
舞剧《醒·狮》演出结束,谢幕15分钟,演员一次次奔向观众席,鞠躬致谢;55次掌声,台下观众驻足停留不愿离去;十几元至数百元的周边产品卖到“手软”,充当计价器的手机摁到没电……编剧罗丽感慨在上海遇见了最热情的观众:“剧场是一个互动的场域,是观演之间的心意沟通。我们的幸福在于创作者的初衷能够被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所解读认知和真心接纳。”
台上倾尽全力,台下热烈应和,这样的景象在十二艺节期间不断出现。沪剧《敦煌女儿》演出开始前一个半小时,戏迷们就聚在美琪大戏院门口等开场,聊唱腔论演技简直成了剧迷交流会。工作日下午,上海保利大剧院里座无虚席,许多观众请假前来,被舞剧《敦煌》中展现的“敦煌人”精神深深感动。在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演出结束已是夜晚10点多,当饰演柳青的演员林波走上舞台谢幕时,全场观众起立,满腹话语化作雷鸣般的掌声,送给剧中那个“大写的人”。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很多80后、90后也被十二艺节“圈粉”,他们的热情在网络上奔涌,让参与十二艺节的艺术家们大为感动。5月24日,舞剧《天路》的网络直播在线点击量达226.4万。无论是隔着电脑屏幕,还是身在演出现场,观众们都跟着演员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受着这条钢铁巨龙修建时的辛酸,也一起体悟着“天路精神”所带来的内心震撼。不少剧目不仅一票难求,观众们还写下长长的观戏报告,与网友讨论交流,主动推广舞剧。“演员最光荣的一刻,是用尽所有心力,让曾经活得伟大却无闻的先辈在这两个小时里重新活一次,在这个时代重新活在所有观众的心里。”演员何俊波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学徒小光,他在朋友圈留言:“谢幕时掌声雷动不息,观众眼中仍噙着泪水,我的心中总是激动与光荣的,那时我总想对小光说:看,爱与信念从未离开过人们的心里。”
作者:本报记者 宣晶 童薇菁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