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10时,伴随着最后一个曲艺节目表演完毕,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落下帷幕。一连四天,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化身各省区市的特色文化秀场,各地风土人情、非遗艺术在此轮番展现。
“小人物”闪耀大舞台,是此次群星奖决赛现场最大的亮点。参与角逐的84个作品多数紧扣时代热点,用心、用情去感受身边的人、物、事与美,充分展现了群众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一对环卫工夫妇在清理垃圾桶时,发现了一个装有12万元现金的袋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好事,他们会作何反应?这正是道情小戏《清洁工》讲述的故事。道情是河南珍稀剧种,早在2006年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小戏《清洁工》将道情戏曲艺术与现实城市生活的环卫工工作结合起来,用朴实细腻的唱法和诙谐的故事情节,生动刻画了两位可亲可敬的城市清洁工形象。据编剧雷鸣介绍,为创作出更加接地气的作品,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的生活,他多次找到环卫工人体验生活,与他们聊天,捕捉他们的肢体语言和表达习惯,以实现艺术性和思想性双突破。
这样的“小人物”故事,在群星奖决赛的舞台随处可见。它们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最是打动人。除了真情实感,参赛作品采用的创新形式和巧妙的表达也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上海的情景小合唱《种子》采用藏族音乐和汉族音乐相结合、主复调音乐交替、设问与回答的演唱形式,勾勒出钟扬教授在雪域高原一路跋涉、艰辛采集种子的动人形象。作品“微党课”的形式也受到好评,观众纷纷表示情感得到了升华:钟扬教授采集的不仅是珍贵的植物种子,更是一颗传播崇高信念、践行共产党员誓言的“红色种子”。浙江的《阿家里格啰》将舟山渔歌腔调融入通俗唱法,创作出一段原生态基因“进化”而来的副歌段落,其中,长音延绵直触心灵,主题反复咏叹直击人心,加之极具画面感的歌词和群唱助力,艺术地描绘出新时代舟山人的奋斗豪情。四川的《亮花鞋》、贵州的《你是一朵花》、重庆的《唱起歌来上大梁》、湖北的《岁月静好人风流》等作品则为“旧曲”填“新词”,拉近了与当代年轻人的距离。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婷 王筱丽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