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旧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实实在在放大了民生获得感,在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土地空间功能重塑,南外滩金融社区渐渐成型。与此同时,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小东门地区呈川字型,由西向东依次是老城厢、金融集聚带和新式的高档住宅。蓬勃发展的金融业,怎样实实在在融入当地社区,实现企业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近日,黄浦区第三场“零距离家园·开放麦”活动在商船会馆顺利举办。以“政企‘双向奔赴’,如何通过高效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题,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上海市政协委员、拙朴投资董事长邵楠,小东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沈彬,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牛斌,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宋菲菲,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戴富祺共同交流讨论。
张沈彬介绍,随着小东门地区的发展,工作人口和居民群众数量倒挂,实有人口3.3万,工作人口接近4万,这样一来治理理念、服务方式、资源供给方向从原来纯服务居民向居民与服务企业并重,成为社区治理的一个难点。譬如在全覆盖走访楼宇企业的时候,街道工作人员发现企业普遍提出一个需求,由于小东门街道只有一条轨道交通地铁9号线,从地铁9号线到金融中心、董家渡金融城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需要步行15-20分钟才能到。通过党建这根主线,把相互没有关联的区域党建单位串联起来,最终商讨出短驳车的解决方案,沿线11家企业对接需求,久事巴士提供服务。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指出,近年来,居民人数和企业职业人群的人数发生倒挂的现象在黄浦区一些街道纷纷出现,社区居住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意味着公共服务模式必须发生根本性创新。因为传统的公共服务主要针对居民,在创新模式的过程中,要把需求资源整合,执行链接起来,通过建立不同企业间的相互依赖性,实施共建共治共享。
“通过人群的变化找到新的场景,新的场景之下找到新的连接,党建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宋菲说,外企德科是滨江党建·金融外滩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的联盟成员,也是金融直通车的受益者。政府搭平台,如何让更多企业参与所在区域的社区化建设,宋菲菲认为需要关注企业本质的运营和经营的核心目标,站在互惠互助的角度,促进平台壮大和可持续。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牛斌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他认为,不断提升社区治理力,需要对每个区域进行人群画像,对人们的需求进行分解,来判断区域中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元素与功能。“政府是城市的最大运营商,每个街道是细胞的单元。在细胞的单元里如何发现问题,上海市发布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导则,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网络。”黄浦区提出打造10分钟社区生活圈,10分钟意味着500米到一公里步行的距离。核心要义在于把民事理顺,把民心聚拢,把人们需求的问题放在第一。
“零距离家园·开放麦”是黄浦区推出的开放交流互动平台,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热点,从黄浦区推进“零距离家园”工程建设破题,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话治理、共谋对策。
作者:周辰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