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里怎么有座珊瑚礁呀!”上海临港的海边,当地的居民小李正抱着自己的女儿在大堤上散步。“囡囡,那是牡蛎礁,不是珊瑚礁,是鱼儿的游乐场呢。”正是退潮时分,顺着她们的视线望去,一道长长的牡蛎礁露出海面展现在人们眼前。
记者今天从中交上航局获悉,由其参建的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进展顺利。其中,中交上航局已经在近日基本完成了牡蛎礁和人工鱼礁的安装铺设。
作为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项目将通过堤外海滩保护与修复、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修复、科普管护设施配套、海岸带生态环境跟踪监测等生态修复措施,打造一个蓝色滨海空间、绿色生态空间与亲海空间相融共生的滨海湿地生态廊道。
为了有效改善滩涂湿地萎缩,设计团队决定先从消浪防潮方面着手开始研究,通过调研和设计,决定采用牡蛎礁保护海岸湿地的方法。“牡蛎礁被叫做‘会呼吸的海岸线’,能够很好地起到消浪防潮的作用,尤其是可以作为有效抵挡台风等极端天气侵蚀的天然屏障。”项目经理聂凯说道,“不仅如此,在增强生物多样性、修复盐沼湿地方面,牡蛎礁也能大显身手。”
项目实施的透空式半圆混凝土牡蛎礁体,它具有复杂的立体空间结构,每个重量达到12吨,适合牡蛎固着,能为牡蛎及其他重要的底栖生物等提供栖息地,利于其个体繁殖、生长和发育。从空中俯瞰,384个牡蛎礁体分成五段排列,形似一条灵动的鱼的轮廓;中间水域还将铺设鱼骨状的木桩和块石堆,吸引牡蛎“安家落户”。
“根据牡蛎生长的时间节点,我们后续计划分批培育投放牡蛎苗1179万个,成体牡蛎2512个。”聂凯希望,通过兴建人工的牡蛎礁体并投放牡蛎苗和成体牡蛎吸附,能够吸引鱼虾蟹贝等生物聚集,有效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临港滨海打造一个巨大的海洋生态系统。
在牡蛎礁的外侧,还投放了数百个人工鱼礁。人工鱼礁就是一个个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预制块,沉入水底后,一些低等的藻类、浮游动物会以此为家,进一步吸引鱼虾前来捕食,部分鱼类也会将卵产在鱼礁上,从而形成鱼类的聚集。“牡蛎礁和人工鱼礁都具有复杂的立体结构,方便生物穿梭躲避天敌。就相当于我们给海里的鱼儿造了个‘游乐场’,他们在里面嬉戏、觅食、安家。”施工员郑忠富形象地解释道。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涉及的水上水下施工区域海底管线多达11条,其中包含国际光缆、燃气管线和其他管线。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准确避开管线保护区域,项目采用BIM技术辅助现场施工,设置电子围栏;同时采取定点抛锚、设置浮标等多种方式确保管线安全。
据悉,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涉及岸线总长17.05公里,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作者:张晓鸣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