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漕河泾元创未来中心”效果图
走进徐汇区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片0.6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初具规模。尽管仍处于施工状态,已经有一批签约项目待落户。未来,这里将与徐汇漕河泾开发区共同组成“漕河泾元创未来元宇宙产业创新园”,共计240余万方的载体基础为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筑巢引凤”。
今年,是徐汇区布局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人工智能产业的第7个年头,产业规模扩大,企业实力持续增强。经历高速发展后的人工智能产业进入“成熟期”,也将与市场化结合,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的“头雁效应”,在“技术创新”基础上走向“市场创新”。
今天(28日),新春首个工作日,在徐汇区领导的走访慰问中,一家人工智能行业“隐形冠军”是其中一站。星环科技,落地于漕开发,成立10年积累31项核心技术。去年10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被称作“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但星环信息科技创始人、CEO孙元浩仍在思考:大数据赋能金融、政府、能源、交通、制造业等众多领域数字化转型,如何“把足够宽的市场做到足够深”?
“更要发挥技术优势,前瞻布局。”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表示,走访了解企业情况,聚焦企业服务,落实产业发展要素供给,为企业牵线搭台,破解发展难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活化创新生态。
以星环科技为例,企业最核心的“看家本领”,在于“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如果把数据库比作车,以往国产化替代是用新燃油车替换旧燃油车,而我们在做的,是以新能源车替换旧燃油车,解决更多问题。”包括这一“换道超车”的新技术在内,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公司已获授权境内专利77项,境外专利8项,以及累计授权328 项软件著作权,在各个领域落地使用。
“参天大树”背后,离不开扎根的土壤:提供专利保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综合服务,营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这是徐汇区多年的“一以贯之”。“徐汇区还鼓励企业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探索放大市高新技术、科技小巨人、首台(套)政策效应,促进和帮助企业相互合作、共享商机,打开市场。”孙元浩介绍,企业能够在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生态圈里,与“面对面”的小伙伴“手牵手”——星环科技与园区内的仪电(云赛智联)合作,成立了联合实验室、智慧城市联合创新中心,通过更紧密的组织机制保障,在智慧轨交、智慧溯源、智能制造等智慧城市应用领域,联合推出创新成果。
今年,徐汇区科委还将继续打造“徐汇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项目”“徐汇区数字化转型示范应用项目”等科技项目,注入科技资金,通过院地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与市场化结合,引导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与生物医药、商业、高端制造等不同领域企业合作。
培植“科创土壤”,也需要筑牢人才“引凤巢”。人才留用方面,徐汇区今年将继续通过各项高层次人才荣誉及补贴,为企业的核心技术骨干和创新人才提供项目专家指导、资金支持和成果转化等便利化服务及精准扶持。同时,通过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人才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各类安居工程,加强对人才的宜居保障和配套设施建设,构建起近悦远来的留用环境。“楼下就是咖啡馆便利店,园区周边可居住,园区内部可以解决生活链条所需。”
眼下,星环科技已经成功申请了徐汇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将在今年加快推进博士后基地的平台建设,进一步激发创新科研活力,赋能百业。
作者:王宛艺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