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国内外传感器领域顶尖人才,立志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填补我国在中高端传感器领域的空白。8月18日,上海嘉定工业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上海摩仑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携手共创上海摩仑智能传感研究所。
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摩仑研究所将聚焦中高端传感器,针对压力传感、电弧放电、气体测量、电磁传感、振动传感等领域,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努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由客户价值驱动的研发体系,从而打造科创-产业-资本协同的创新功能型平台。
传感器是智能时代“神经网络”的基础,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机器人、智能汽车等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当前,全球传感器市场被发达国家垄断,其中美欧所占份额合计超过70%;在我国,国产传感器在低端市场“内卷”,中高端领域超过80%的产品需要进口,传感器芯片的进口依赖度更是超过90%。根本原因在于,国内企业始终无法突破技术壁垒,同时也缺乏产业化能力。
▲上海摩仑智能传感研究所签约启动
新组建的摩仑研究所,其团队由原霍尼韦尔中国公司总裁张宇峰领衔。作为一名在业内拥有极深资历与广泛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张宇峰谈到自己作为“60后”创业者的初心时,说得很动容:“我一直在想,到我这个年纪,为什么要选择带领团队,选择一条最艰难的路,创建一个相对冷门的工业底层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日夜埋头于实验室,辛苦耕耘于市场?这个答案源于我们这一代人心底里的一个梦想。”
▲张宇峰希望能用所学回报国家
张宇峰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毕业于上海交大,留学海外获博士学位,并在跨国公司工作多年。他说:“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红利,我们享受到了。现在,国家走到了转型发展、创新开拓的关键期,需要我们站出来,用所学回报国家、回馈社会。”
实际上,张宇峰团队以及上海相关部门和机构,也都看到了我国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突破性机会。张宇峰说,实际上,国内传感器的实验室研究水平并不低,关键的短板在于缺乏专业的产品开发体系、高效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及高质量的产业化运营,这就使得技术成果无法转化为产业竞争力。通过建设一个既可夯实底层通用技术、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又能与市场无缝对接的科研与产业化团队,摩仑研究所有望解决困扰我国中高端传感器的一些瓶颈问题,补齐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的拼图。
摩仑实验室的设备目前已安装到位
国家十分支持国内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在该领域拥有优势的上海,目前正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与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希望累积势能,形成突破。一方面,智能传感器需要集成电路产业为依托,而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全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摩仑研究所如今并非孤军奋战,在它落户的嘉定区,集聚了不少智能传感器龙头企业,形成较强的产业集聚;同时,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和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也都驻扎于此,与摩仑研究所比邻而居。
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宏韬表示,摩仑研究所的成立,可以说是智能传感器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加快成果转化的“关键一招”。他透露,上海智能传感产业人才储备充足、应用场景丰富、政策支持有力,目前发展十分迅速。预计到十四五期末,产业规模将达800亿元,成为全国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作者:张懿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