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今天召开的虹口区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动员部署会暨2022年区食药安委全体(扩大)会议上了解到,去年,虹口区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目前,全区共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6070户。2021年以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4%、100%、100%、99.2%。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报告中明确要求,坚决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当前,虹口区食品安全已形成了“明厨亮灶”“白玉兰广场食品安全示范街”等在全市具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虹口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感受度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本轮大上海保卫战中,食品药品安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针对群众对保供食品变质、过期等情况投诉较多的问题,各相关单位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风险隐患得到全面消除整改;在保障方舱医院、隔离点和援沪医疗队等方面,虹口区提供的餐食质量好、安全强,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虹口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区通过开展风险排查,强化专项整治等,严守安全底线,食品安全总体形势持续平稳向好。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多措并举,保障防疫大局。一方面,紧抓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不放松。今年一季度完成了三轮全覆盖排查,3月中旬以来坚持每日全覆盖检查,共督促整改风险隐患32个;所有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均按照防疫要求落实疫苗全程接种和核酸检测频次,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另一方面,坚持食品领域疫情防控不放松。疫情封控期间,针对商超、餐饮等保供点位,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每日排查风险点,督促食品经营主体在场所环境消杀、冷链食品管理、个人防护等方面做到即知即该、立行立改。另外,区市场监管局对方舱医院实施24小时驻点保障,累计保障方舱医院逾100万份餐食安全,圆满完成对援沪医疗队入驻酒店和保供物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
通过加强防疫药械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监管,去年以来,虹口区药品安全总体形势有序可控。该区对新冠疫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开展专项检查,全覆盖全区疫苗接种点和28家诊断试剂类经营企业。同时,针对医用口罩等防疫产品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并将全区114家零售药店全部纳入“哨点”监测网,已登记上报购药信息17万条。
防疫期间,虹口区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方面,也涌现了不少好做法。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抽调人手组成若干个检查组,按照民政部下发的“疫情防控指南”和市民政局工作口径,点对点对接养老机构开展监督检查,要求食品安全原有标准不降低。重点是坚持养老机构每日信息通报制度,严密防范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输入风险。积极落实机构内食品加工人员疫苗全程接种、健康防护和核酸检测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4月至5月封控期间,街道通过微信群、小区疫情防控日报,加大对小区团购外卖食品安全教育和监管,引导“团长”对货源严格把关、对团购物资做好自我管理。餐饮单位复工复产后,街道对沿街餐饮商铺实行清单管理,对沿街商铺驻点巡查,持续对餐饮商铺落实扫码验码、隔位错位用餐,健康和消毒台账等进行检查,对发现未扫码问题、人员聚集、占道堆物等问题,均现场责令整改。
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去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切实落实食品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采取更严、更实的举措,守护好虹口人民“舌尖上的安全”。随着食品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该区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颖文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